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神笔马良播出年代是哪一年 > 170180(第23页)

170180(第23页)

她的语气里带着不可退让的自信,最后奥利弗都要被折服了——他很少见到这么会谈生意的画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具备孩子似的天真,讨厌为了金钱而麻烦周折,当然,这不能说是一件坏事,如果不是他们的思想纯粹,也画不出流传于世的好绘本。

奥利弗不得不退让,“好吧,好吧,让我们各退一步,如何?”

最终价格完全符合大不列颠版权引进市场。

奥利弗有种预感,这位年轻的小姐既然能在如今尚且封闭的华夏、将绘本卖到遥远的欧洲板块,那么总有一天,她会亲自来到这片和她的国度迥然不同的国土。

她是有实力的画家,有实力,那未来就有成为大师的潜力。

谁知道他奥利弗,今天谈话的不会是一位未来的新星呢?

价格和年份定好,剩下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闻慈并不打算把翻译的活儿揽到自己身上,是,她英文还不错,但术业有专攻,专业的活儿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吧——她还有其他事忙。

奥利弗说会尽快寄来合同,闻慈爽快地答应,并祝福他今天过得愉快。

挂断电话,宗少和用一种惊异的目光正看着她。

虽然他看过闻慈和这帮外商打电话多次,但每次还是感觉到惊奇,她对外国人的态度和其他人不同,外贸部要讲究不卑不亢,而其他对外销售的单位销售员,就要讨好许多。

闻慈的态度却很自然,就像面对今天出门碰到的朋友,轻松干脆中甚至有些亲切。

“怎么了?”闻慈笑道。

任是谁赚了这么一大笔钱后都会笑开花的,闻慈特意控制过,才没使自己的牙花子笑到露出来,但上扬的嘴角是怎么样压不住的,从眼角眉梢都流露出畅快的开心来。

宗少和笑道:“非常可惜我怎么就没有点美术天赋。”

他自己的行政级别是处级,每月工资超过一百,福利待遇也不错,在这个年代怎么算也是少有的一波高收入人群了,但是和闻慈一比,却发现钱好像飞来的那么快。

随随便便一个合同,就相当于上千人民币了。

闻慈失笑,又道:“不管什么时候,都是能做生意的最赚。”

改革开放后,下海第一波吃螃蟹的最赚钱,无数万元户踩着时代的浪尖诞生,哪怕是前面那困顿的十年里,也是投机倒把的人最赚钱,当然,风险也更大。

但宗少和他们显然没必要冒这个风险,他们自身的背景和工作,走政途会更顺利。

有权总比有钱好。

闻慈虽然没有权,她对着这东西也不感兴趣,但她在赚钱这条路上显然一骑绝尘。

柯莱特女士的消息完全没错,一周之内,意国就有个出版社来找她,名字她没听过,但总归这年头能特意联系别国画家引进版权、价格也没压太低,应该也不会太差。

这回和捷尔斯出版社的合作就派上用场了,对方知道都有大不列颠的老牌出版社联系闻慈了,只好放弃了压价的打算,甚至还可能比市场价略微高了一点点——真的只有一点,起到一个让闻慈感到自己被认可的作用。

等两份合同签完,闻慈的钱包一下子又鼓起来了。

这不是富婆什么是富婆!

……

九月初的天气灰暗阴沉,迎着毛毛细雨,新一批大学生们陆续报道。

最近的天气莫名其妙地不好,哪怕不下雨,空气也湿漉漉的,弄得人衣服黏在皮肤上很不舒服,闻慈一手举着伞,一手推着自行车,背上还有巨大的画袋,怎一个狼狈了得。

自己好像逃难来了,她苦中作乐地想。

经过一棵树下时,闻慈一眼看到那里几个熟人,苏林、丞闻、乌海青还有袁韶四个,他们正在探着头窃窃私语什么,丞闻神色生气,其他人也是一脸愤愤。

估计还是郑才俊的事吧,闻慈招招手,“嘿!”

四双眼睛齐刷刷看过来,看眼她的脸,又看向她头顶的黑色大伞。

袁韶大叫:“你怎么带伞了!”

“今早天气那么差,我当然带伞了,”闻慈理直气壮,她又不住校,附近的供销社也不卖雨伞,她要是不带伞,难道淋着雨回家去?

苏林笑道:“我们都没带伞。”

闻慈看了眼蘑菇一样挤在树下的四个人,穿得都挺单薄,手里要么是书要么是画的,都是怕雨淋的东西,也就是他们头顶的树冠茂密,不然早被浇透了。

“你们躲树底下也不怕被雷劈了,”闻慈走过去,先拉过袁韶,“我先送你回宿舍——或者食堂?你应该还没吃午饭吧?”

袁韶一脸的感激,“我真要饿死了!”

闻慈把自行车和画袋交给几个男生,先把袁韶送去食堂,伞下还有空间,再加一个瘦溜溜的苏林,等第二趟,就是苏林打着伞把另两个瑟瑟发抖的男生接过来。

他们仨还把自行车、画袋都搬过来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