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第六感觉特别灵敏,沈臻仿佛察觉到背后有人。
转身一看,秦川这小子石化在那里……
那眼神里没有邪念,仿佛在对世间最美好事物的向往。
沈臻的脸倏地红了……
因为冷面小妞和她的闺蜜们,曾经不止一次说过,她的背影是这世间最美的风景。
她们这些女孩子都能迷失,可以想象在一个男人心里,那是一种多么强烈的震撼。
“有事吗?”
沈县长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走到洗手池旁边洗了把脸。
“哦,哦!”
秦川缓过神来,“戴卫民同志来了。”
戴卫民是红旗镇的镇长,秦川对这个人印象特别深刻,他在红旗镇一干就是十多年。真正做到了扎根农村,发展农村,人民的好干部典范。
红旗镇也是一个偏僻的乡镇,条件艰苦。
跟白石乡一个在南,一个在北。
虽然那里没有大山阻隔,却也属于丘陵地带,最主要的是长年缺水。
戴卫民扎根红旗镇十多年,没有向县里伸手要半点支援,愣是带着红旗镇的群众硬生生地开凿了一条水渠,将水资源引入红旗镇。
然后他开辟果园,大力发展农作物。
正是这样的好干部,在曹明台时期却不受重视,还经常挨批评。
戴卫民是军人出身,为人很刚,不喜欢搞送礼这一套。
所以镇党委书记换了一届又一届,他始终上不去。
秦川寻思着他这次过来,应该是冲着高速公路来的。
果然,戴卫民见到沈县长后,再次展现了一个钢铁直男的本色,“沈县长,这次的高速公路规划,能不能考虑考虑我们红旗镇?”
沈县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人,说真的,四十来岁的戴卫民看上去,比他的实际年龄要老很多。
他的皮肤黝黑,晒得跟个非洲人一样。
手掌粗糙,都磨出了老茧。
头发也不怎么打理,跟一个刚从田里出来的农民一样。
不过沈臻也不反感,而是招呼秦川给他倒了杯茶,“卫民同志,坐吧。”
“你给我说说红旗镇的情况。”
戴卫民喝了口茶,讲起了红旗镇的困难。
“以前我从来没有向县城要过任何支持,只是目前的困境以我的能力实在解决不了。”
“红旗镇在我们镇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开渠引水,解决了当地群众和农田长年缺水的问题。这些年我们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带领群众种植水果,农作物,并初步形成了产业。”
“但我们目前的困境就是交通,手里的农产品经常积压销不出去,有时候看着果子和农产品烂在地里,实在心痛。如果高速能够从红旗镇过的话,我相信能够解决这个大难题。”
这个时候还没有直播带货,在交通闭塞的情况下,戴卫民的确很难打开局面,把这些农产品销售出去。
眼看自己这么多年的成果,被困在这一环节,他比任何人都急。
为了说服沈县长,他还带来了很多照片,“这是我们多年的成果,看着喜人,就是太多了卖不出去。”
沈臻点点头,“你说的问题我已经记录下来了,你先回去吧。”
作为一县之长,她也想一碗水端平。
但有时候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五个手指也有长有短,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