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免费阅读全文 > 第34章 无极校会(第2页)

第34章 无极校会(第2页)

李逸提出的这个校会,就是为学校以后长期经营办学考虑的,他当然也可以自己一人掏钱,但现在既然大家都愿意掏钱捐助,总得让大家也都有参与感,甚至得分享这办学的声望。

因此搞一个校会,其实就跟古人搞桥会、庙会、路会等一样,一起掏钱做某样公益的事,为了长期维持,所以可以买田放贷,这样就有租、息收益,可持续发展。

因为大家出了钱,所以李逸提出大家有监督权。

李逸建议是邀请董秀才、王乡长、冯六郎、郭二郎等几个本乡的人,成为名誉校长,兼校会理事,负责管理校会的田产、钱粮的开支等,而孙伏伽、杜如晦等人,可以请他们做名誉校长,兼校会监事,可以监督审核校会的账目等。

李逸是校长,也是老师,也是校会的实际掌管人。

这么一来,大家捐助的积极性会更高,其次大家也能一起获得很多声望,再有一个就是能够让校会更透明。

学校到时还要立个碑亭,每年捐赠者的名字和钱财还要刻在碑上。

校会、学田、会费,以后说不定可能还要立校仓呢,这套东西很新,董秀才搞了很多年私塾,也会接受些士族豪强的捐赠,但真没有想到弄这些东西。

杜三郎郭二郎等觉得这东西很好,挺有参与感的,能让他们这些人增加不少名望。

孙伏伽很忙,他现在是万年县法曹,如今改朝换代他还想再进步一下,可想了想后,也笑着应下了。

名誉校长兼监事,也不需要他怎么参与,每年抽点时间帮忙监查审计一下校会账目就好,他其实越想越觉得李逸这年轻人不简单。

这个小小的学堂初办,却已经考虑的这么久远了。

照他这章程,这无极小学将来说不定还能办的很好,甚至有可能将来成为无极书院都有可能。无极小学堂校会,就在蝉鸣声中,正式成立。

总共是邀请了董秀才、杜如晦、孙伏伽、王乡长、冯六郎五位名誉校长,理事会有九名理事,监事会有八人。

这些人不是朝廷官员,就是地方豪强,起码也是个乡佐。

杜三郎和郭二郎最后都没好意思进,九个理事都是乡长乡佐,八个监事都是流内品官。

约定每年十二月算数,敬孔子,也就是做校会,这也是算账、审计的日子,当然也是这些校会理事监事,还有一众捐赠的地主豪强们相聚的日子,

算算账,吃个饭,然后给优秀学生发奖学金,给大家再发点纪念品,甚至分点猪肉啥的,

大家不拿工资,但年底了发点节礼也是应该的,最重要的是,这么多人借这机会聚在一起,也是交流感情,拉拢关系,扩展人脉的好时机。

就算大家都只是小官小吏、地主豪强啥的,也一样需要人脉关系的。

对于李逸来说,不仅成功办起了无极小学堂,无极校会的成立,更是意外收获了。

这九个理事八个监事,放在乡里那都已经是人物了。

最后李逸看杜三郎和郭二郎、王里正他们有点失落的样子,就又提议给他们授予了名誉理事,

最后是把十三个出资捐赠较多的地主豪强,都授予了校会名誉理会。

以后,捐赠上了一定数量,也可以授予名誉理事或监事,甚至是名誉校长。

五点多,

学校的晚饭吃完,

可孩童们却还都在学校的大树下、廊下玩耍着,并不愿意回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