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竞若更是大加赞赏:“说得好,百姓自有见解,要你这个妖魔鬼怪说什么东西?”
沈明哲:“……”这文弱书生,怎么好似唯恐天下不乱?
看来也不是个安分的家伙。
【好在何景澄没被回复气死。这边何景澄还在努力地休养生息,那边赵舒明也跳出来,看着偌大的地盘,他愉快地称帝了,并表示自己不认识什么少帝。区区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他懂什么?能当好皇帝吗?可笑啊!】
内侍们默默低下了头,人群后,有人悄悄溜到太医院的方向,以免皇帝猝不及防被气晕。
好在,弘安帝不算太生气。
这赵舒明明摆着的造反,不是今天也是明天,说点他不爱听的话,实在太正常。
六皇子的表现,他到目前为止都还算满意,唯一的问题是年龄太小,幼帝登基,天下易乱。
可惜没早生十几年。
【相对何家人来讲,赵舒明要正常很多。他是个还不错的领导,在军事上没什么天赋,但舍得拿钱。
内政上虽然不太舍得放手,但比起五皇子的操作来讲,也显得很正常——诶,真是谁和老五比都必胜,一款全新的自信塑造器啊老五!】
五皇子风评被害,幸好他已经被关起来,可以一个人大声哭。
皇帝直接假装什么都没有听见。
【赵舒明是个眼里进不得沙子的人。他手下有过下属投降敌方,得知消息后立刻灭其满门的经历,对他来讲,一进赵家门,就永远是赵家的臣子。
但总体来讲,手底下的官吏待遇较高,世族的待遇更不用说了,绝对拉满。
有了世族集团的支持,赵舒明得以稳坐东南一带,开始加强自身统治。】
这赵舒明也是个心狠手辣的。
能重用人,但翻脸不认人的时候,也绝不手软。
不能说他有错,只是……
混乱的局势下,改换立场也是时常发生的事情。赵舒明严防死守,总也有防不住的时候。
就和先前逃出城池的百姓一样。
天幕接着介绍局势:
【楚山这边,他终于和张凭分出高下,鲸吞了张凭的全部地盘。楚山这个人讲义气,性子有些急躁,但他听得进建议,也能吸取教训。
但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家人死于恶吏之手,导致他对官吏阶层尤其不感冒。
愿意在他这里干活的人,大部分都是白身,底层人没名气也没脾气,你说啥就是啥,反正混口饭吃,还折腾什么?】
楚山,就是当时底层百姓的代表,也就只有这么一个。
许多人开始暗自叹息。
当将军是要讲义气,粗鲁一点也没有问题,但对文人不友善,对他来讲没有好处。
儒士们有自己的傲慢,也有自己的风骨。你嫌弃我,我还嫌弃你呢。
他们有其他地方可以去,乱世中择明主而伺,说不定混个高官厚禄。
可是楚山能吗?他如果输了,小心小命不保。
【当然,并不是说楚山很差。实际上他人缘很好,因为他没有太多心眼,好恶分明,顺毛摸就行。讲义气更是一大杀器,很多人都抵御不住这个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