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还没说的话就算了吧 > 90100(第5页)

90100(第5页)

昭昭一下松了口气:“正好!我还真有事要拜托你呢。”

“砰砰——”依昭昭的要求,他们俩站在了村头第一家住户李奶奶的门前,覃川用铜环叩响了木门,“李奶奶,我是覃川,你在家吗?”

“哎——”门内传来响声,古老的木门应声而开,一位穿着传统壮族常服的奶奶推开了门,“来咯。”

“李奶奶好。”昭昭学着覃川的调调问好。

覃川搀扶着李奶奶往房门前的小竹凳上坐:“奶奶,这是新来的驻村干部谢昭,我带她来认认门。”

覃川讲的是普通话,语速比平时要慢一些,李奶奶还能跟着点点头,到了跟不上的地方就握握他的手腕,覃川就了然地换回壮话再重复一遍——

昭昭于是在写着“01房,李奶奶李秀芳”的这张活页纸上,记下了“普通话、壮话”的标记,还在“普通话”后面打了个勾,又悄悄地画上了一个代表不够完美的小点。

覃川瞥到昭昭学生气十足的记号,没忍住笑了一下。

李奶奶友善地握着昭昭的手,一一回答她的问题。

李奶奶的老伴是去年过世的,唯一的儿子和媳妇在城里打工,现在家里就只有一对孙女和孙子。

她风湿严重,不能下水田干活,自家的土地绝大部分都交给了村里统一打理,每季度末根据收成获得一定的分红(覃川注:之前是一年一分,还是贾村长找到了稳定的经销商,才能进步到一季度一分)。

农产品薄利多销,又讲究天时地利,不一定能够祖孙三位吃饱,所以平日里她会做一些小竹编和手工活补贴家用。

昭昭惊叹地打量着她编的小蜻蜓——竹叶间构建起奇妙的机关,轻轻一触就能牵连起整对翅膀翩翩起舞。

竹叶也是经过仔细的打磨,透过阳光能依稀看轻竹叶的纹路。

覃川不乏骄傲地说:“我们村里很多老人都有这样的手艺。”

昭昭追问:“那平时你们都是

怎么销售的?”

“竹织脆弱难保存,卖不了多远。赶上一月一次的大集,我们就会提前收集好村子里的成品,统一拿到集市上去吆喝。”

昭昭低下头,在“竹编”两个字旁打了个醒目的感叹号。

临走前,昭昭特意借用了李奶奶家的梯子,在室内和室外都分别摸了把屋顶。

覃川好奇地问她:“摸摸屋顶是什么意思?”

“我来之前查过资料,”昭昭边走边在第二张纸上写下“02房,陈姨陈慧敏”,“这里经常受秋台风影响,灵山又三面环山,容易产生暴雨和泥石流。根据省气象局的记录,我们这里十年里遇到过两场泥石流。”

“以前碰到暴雨,你们会怎么办?”

覃川低头盯着路,慢半拍地回答:“一看天气不好了,就赶大家回家锁好门,把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挪到小卖部里,几个青壮年轮班盯着。”

昭昭拿笔帽戳戳他的手臂:“咱们对天气预警还不够重视呢。”

“还有,这两天我转了一圈,发现村里的建筑绝大多数都是瓦屋,不少人家里还是茅草顶,平时倒还好,一遇到恶劣天气怎么办?”

“假如来了个超强台风,村子里恐怕只有小卖部那栋楼可以幸存下来。”

覃川面色沉沉:“台风?会来到我们这吗?”

昭昭摇头:“今年是个暖年,各种异常气象现象比往年更频繁,所以更加不能掉以轻心。”

“所以我刚刚才要爬上楼顶看一下,如果大家家里都和李奶奶家的情况比较像,恐怕扩建一个大规模的应急场所更现实。”

覃川有些萎靡地低着头:“你还没看过我们村的账本吧?”

昭昭好笑:“又不是明天就要建出来。”

她晃了晃手上的活页本:“看到我的笔记本没?以后它就是我的百宝书了,我要先把村民们的情况先了解清楚,好好梳理一下现在的情况,才能把所有大小事宜分出个轻重缓急来。”

突然一阵大风吹过,昭昭赶忙收起得瑟的小表情,把宝贝本子护在怀里。

呼——差点出身未捷身先死。

第93章安排(上)

在昭昭来到灵山村的第四天的傍晚,伴随着末班车离去的滚滚黑烟和扬尘,昭昭终于等到了村子里的最后一户人家,为她的“百宝书”暂时画了个完美的句号。

村子里的第37户人家是一对姓陈的姐妹,两人经熟人介绍,结伴到县城做兼职瓦工,今天才风尘仆仆地回了家。

大姐陈霞不好意思地送昭昭和覃川出门:“给小谢书记添麻烦了,早知道你们要上门,我肯定早些回来,至少今天绝对不去烫头发!”

昭昭朝她摆摆手:“叫我小昭就行,陈姐,我才要谢谢你们赶回来呢,真是帮大忙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