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我们的痛苦都只是数据?“
他哽咽著控诉。
“阿尔卡纳的死、大长老的死、所有朋友们的死亡。。。“
“这些都只是你实验计划中的一个环节?“
“你把我们最珍贵的感情当作什么?“
“实验室里的化学反应吗?“
原始人格额头第三只眼中的光芒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
“如果我们的善恶都是被设计的。。。“
他深沉地思考著。
“那么自由意志还存在吗?“
“我们的选择到底有什么意义?“
“如果连反抗都在你的计算之中,那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
观察者对这些质疑表现出科学家般的冷漠兴趣。
几何形態微微变化,数据流在线条间流动。
“有趣的反应。第4847號样本的质疑程度超出平均值12。4%。“
它开始详细解释实验的设计原理。
“压力施加模式:渐进式递增,避免实验体防御机制过早激活。“
“第一阶段:植入微小的道德妥协,建立背叛先例。“
“第二阶段:利用既有信任关係,降低背叛成本。“
“第三阶段:创造生死抉择情境,强制触发背叛行为。“
空中出现了详细的实验流程图。
每一个步骤都被精確標註,每一个情感节点都有对应的触发机制。
“关键技术:情感依赖控制。“
“首先建立实验体与目標个体的深度情感连接。“
“然后利用保护欲、占有欲、恐惧等基础情感。“
“最后设置二选一情境,迫使实验体做出预定选择。“
“成功率:94。7%。“
观察者展示了更多令人震撼的数据。
维度墙上出现了无数个屏幕,每一个都显示著不同的艾伦德尔版本。
“对比样本组ae-2341:完全抗拒墮落版本。“
屏幕中显示著一个艾伦德尔在面临同样压力时,选择自我牺牲而不是背叛朋友。
“实验结果:无价值。样本过於理想化,不符合现实模型。“
“对比样本组ae-7653:天生邪恶版本。“
另一个屏幕显示著从一开始就是恶魔的艾伦德尔,冷血地屠杀无辜者。
“实验结果:无价值。缺乏道德转换过程,无法提供转化机制数据。“
“当前样本ae-4847:標准墮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