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韩永辉不一样,是真的想拿下中华煤气,所以必须早早布局。
此事无关收益多少,是为未来长久的利益布局,中华煤气高峰时期市值达到了2600亿,每年分红超过300亿,如此机会很难遇到。
“老板,目前为止来看,我觉得可以博一把,就是不知道李兆基以后会不会继续增加他的股份如果他依旧持续增加,我们以后免不了要和他大战一场。”
梁伯韜喝口水,继续分析:“从公开的財报资料上能看到,中华煤气所有董事一共持股34%。
其中李兆基持股21%,剩余董事一共持股13%,剩余的流通股很多。
如此看来,只要不被李兆基发现我们悄悄吸纳股票,我们贏的机率非常大。”
此时港股各项规则不健全,只要吸纳股票不超过34%,就不用举牌通告。
“即便李兆基发现也没事,最终肯定免不了和对方大战一场。
我这里再给你一千万,从现在就开始慢慢吸纳,钱完再和我讲。”
749万美金加1000万港幣一共6800多万港幣,占比中煤6。4%的股份,完全足够使用一段时间。
要是吸纳速度过快,必定会被李兆基早早发现。
“那我还去找获多利操作了。”
“嗯,暂时先找別人,等机会买到金融牌照后,我们成立自己的证券公司。”
“好的老板,我会留意出售金融牌照的消息。”
想要拥有金融牌照,有申请和收购两种方式。
前者各种审核比较复杂,时间比较长,后者则很简单,有人出售就可以购买,而且价格也不贵,目前行情为400万左右。
以后的金融战肯定不止中华煤气一次,开一家证券公司不为赚钱,只图方便自己。
梁伯韜走后,韩永辉接著復盘收购成功的可能性。
梁伯韜不知道的是,李兆基还会继续吸纳中煤股份。
前世他慢慢吸纳中煤股份至41%,加上董事会其他股东和他一条心,可以说他牢牢把握著中煤,任何人都不能撼动他的地位。
刘鑾雄之所以敢於挑畔李兆基,是因为1986年地產行业大热,李兆基更眼红地產的利益,於是拋售中煤的股份,把资金全部投入房地產行业。
刘鑾雄暴露出狙击信號时,李兆基持有的中煤股份只剩18%,表面上装作財大气粗不害怕刘鑾雄狙击的样子,背地里却急忙筹集10亿资金回购股票。
韩永辉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和李兆基一起慢慢吸纳中煤股票。
短期內,他不怕李兆基发现他的意图,毕竟现在处於港股低迷时期,只要吸纳的速度不快,股价抬高不了多少。
李兆基在吸纳股票的同时,他更多的精力是在趁机抄底地皮。
如果他察觉到有人在偷偷吸纳股票,就看他如何取捨了。
是重视地產?
还是重视中华煤气?
还是揣著侥倖心理觉得没事?
如果重视中华煤气,他將错过来之不易的抄底机会。
反之,到了合適的收购时机,韩永辉的贏面比他大。
不管李兆基到底会不会发现,总之韩永辉是抱著强大的信心,要拿下中华煤气。
不同於刘雄的资金不足,他有足够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