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隐谷的修行生涯不算枯燥。
清晨随云华子学习吐纳之法,吸收天地灵气;午后则研读古籍,习咒画符,领悟道法;傍晚时分在谷中漫步,观察自然万物,体会道法自然之奥妙。
然修行之路并非总是一帆风顺。某日,张万昌在研习一本古籍时,不慎误入了一个复杂的阵法之中,顿时天旋地转,四周景象变得扭曲而诡异。
正当张万昌为眩晕惴惴之感头痛欲裂之际,云华子的声音天籁般响起:“万昌,记住,道法自然,顺应而不强求。你需静心凝神,感受周围的一切,找到那唯一不变的‘道’,方能破阵而出。”
他闭上眼睛,收敛心神,努力让自己的心跳与周围的混乱节奏脱离开,尝试将心神沉入一片宁静之中。
当那些扭曲的景象开始慢慢淡化,耳边嘈杂的声音也逐渐消失。张万昌再次睁开眼,发现自己已站在一个全新的空间之中,四周不再是扭曲的景象,而是一片清澈的湖泊,湖面上倒映着蓝天白云,几只水鸟悠闲地游弋其间,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师父,您要是打算考验徒儿,大可直接说出来,偏用这书本设下圈套,捉弄于我。”张万昌懒得抱怨云华子一番苦口婆心的废话,对着朗朗上空,高声而呼。
他环顾四周,寻找着可能的出路,却意外地发现湖心有一座小岛,岛上有一座小巧的亭子,亭中似乎有人影晃动。
张万昌犹豫片刻,还是决定向小岛走去。他施展轻功,在水面上轻盈跳跃,宛如蜻蜓点水,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小岛之上。
走进亭子,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闭目养神。
“晚辈张万昌,误入此地,还请前辈指点迷津。”张万昌恭敬地行礼道。
老者缓缓睁开眼,目光深邃明亮,旁若洞察人心。“你便是云华子的徒弟?”老者微微一笑,声音温和而有力。
张万昌点头称是,不禁心里泛起嘀咕这老者姓甚名谁,家在何处。
“此地名为‘心湖幻境’,乃是我昔日所创。今日这阵法如何?”老者抚着胡须笑道,旁若张万昌方才经历玩闹一场。
张万昌难以言说那是怎样的感受,他只觉得他在失控下坠,他听到人群愤恨的呼喊叫骂声,他还听到了刀枪剑戈的碰撞摩擦,达达马蹄,龙吟虎啸,法器轰鸣。。。。。
声音多到无法分辨,疾驰呼啸,透体而过,张万昌只觉身处黄沙漫天的战场之中,哀嚎之声喊得通天彻地,那是一种不可掌控,拼了一切仍无法挽回的无能为力。
“这阵法似是一种心境,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心境。我在里面感受到前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哀伤,哀伤或许有些词不达意,但那些嘶吼中的力不从心的无奈,我想是确切的。”
张万昌拧眉深思,和盘托出所有的感受,面前立着一杯茶水,他张口问道,“这茶水,我可饮用?听那些扯着声音的嘶喊,觉得喉咙有些紧,想喝些茶水润润喉咙。”
老者哈哈大笑两声,“小友自便,小友自便。”他指了指身旁的棋局,“这是一局未了的棋,可此棋局并非需你现下解出,能得见小友,是我之幸事。可道途艰辛,遥祝你道心不悔,方可功德圆满,飞升成神。”
张万昌听得云里雾里,面前的老者伸出一指,悬于棋盘之上,规律搅动,那些棋子随着气流攀转上升,凝成一把刻刀匕首,“这把刻刀,是我雕刻棋盘所用,虽不是什么稀世罕见的神兵仙器,但也生了护主的灵智,你要好好善待于他,我先将他托付于你。若是以后相逢,这匕首折了根器之灵,我定不会轻纵了你。”
张万昌想也是打算拒绝,可那老仙倏地一晃,化作一缕仙气,再不知所踪。
只留下神色僵僵,坐在湖心的张万昌,手中执着一把不知所用的黑白匕首。
云华子的声音适时响起,“万昌归来,万昌归来。”
张万昌耳边渐渐响起了熟悉的自然之音——风穿过树叶的沙沙声,溪水潺潺的流淌声,甚至远处鸟儿的啼鸣也变得清晰可闻。这些声音如同指引,引领着他穿越迷雾,回到了云隐谷。
云华子不知何时换了装扮,从那破烂不堪的老道摇身一变,一身素衣白袍,浮尘贴腕,长须及胸,瑞光称体。脸上的褶皱也变得虚无,不过张万昌瞧不清云华子的眉眼,只觉得似众生之相,不可一概而论,只留下四个字,仙气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