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
孙义玖忍不住笑出声来:“南下去庐州吗?那可是天下雄城,城墙坚固,有『铁庐州”之称。”
鲁鸣蝉闻言,梗著脖子:“南下就非要去瀘州吗?我们可以去江浙!末將在太湖有结义兄弟,届时可联络当地水匪接应。”
“我看,不如去江淮,届时夺取漕船,就可以南下去江浙。江南富庶繁华,即便我们在那坐不住,也可以掳掠大量財富!”
段光玉提议道。
“江淮有卢象钧的万胜军,咱们去了未必能从他那討的了好!”
孙义玖否定道。
“那你说,咱们应该去哪?”
段光玉和鲁鸣蝉早就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提出来却被否定,不由没好气的说道,
“大將军,我看不如去豫南,如今那里饥荒严重。从邓川过境豫南时裹挟了大量流民来看,我们到了那里必然能裹挟流民,迅速壮大队伍,届时说不定还能反杀回来,一举击破余家军,彻底拿下皖北!”
孙义玖还是不想放弃皖北。
“边先生,可有良策?”
孙鸿山看向边疆月。
边疆月摇摇扇子,开口道:“不若去大別山方天寨。此地地形复杂,又是湖广、河南、南直隶的交界处,处於三不管地带,官军围剿难度大。
退可进入深山,进可打入大別山南麓,占领黄州府。
短期发展,还可劫掠六安、英山等地。”
进可攻,退可守,是一处立业之基。
“大將军,我还有一个方向。”
段光玉忽然插嘴说道。
“光玉请说。”
孙鸿山示意。
段光玉道:“去东阳!东阳府巨富,即便不能占据,劫掠一番,也够斩龙军十数年的发展。”
孙鸿山沉思道:“东阳府是漕运重镇,虽然余家军来了芒山,但那里还有张燕青部2000水兵,不好对付。
且我们如果去东阳府那可是余家军老巢,余镇岳必然追击,届时前后夹击,咱们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所以,我们不若分成两路,一路去河南,裹挟民壮,搜集物资,也吸引余家军的注意力。
另一路,则快速穿过铜山,前往东阳府。”
段光玉继续道:“大將军,我们还可以先打伍仁县,这里也有钱有粮。我们过了铜山后,顺势拿下这里,再裹挟凤棲府、云台府两地百姓壮大队伍,然后东进去东阳劫掠,最后抢船沿著漕河南下江浙继续抢,能在南方做大自然最好,即便打不了就先劫掠一波,再去大別山。
届时两路在大別山合拢,有人有粮有钱,如此才能积累发展的资粮!
毕竟,大別山穷困,如果没有资粮,咱们拿什么养军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