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有旨意,燕京都会大军开拔。”赵济世也会跟枕边人说一说朝堂事宜。
对于赵济世而言,妻子不止是妻子,还是信任之人。
有些事情赵济世是不会瞒了万珍珠的。
“这一回陛下会亲征,朝堂上已经有定论了。”赵济世这话一出。
万珍珠很惊住一回。
“各大臣能同意了陛下亲征?”万珍珠问道。
“自然是反对声不断。可陛下心意已定。”赵济世讲道。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陛下亲征,可不是儿戏啊。”万珍珠太了解,在古代帝王亲征从来不是小事。
“这事情当然不是小事。奈何陛下有一番计较。”赵济世揽了妻子在怀中。
赵济世细细的说一说旧事。
从枕边人的嘴里,万珍珠知道了。枕边人会乐意回了北镇。
不止是退一步那么简单。这未尝不是有帝王的谋划。
“胡人与中原人,马背上的游牧之辈与农耕者。这两者不同的。”万珍珠说道:“那游牧之辈,居无定所。哪是容易抓住尾巴的。”
“济世哥哥,从昭昭青史看,多少时候中原人跟胡人打交道,也没有收获到全功。纯粹是胡人跑得太快。”
这是万珍珠的实话。
历史上就是如此,为何胡人难打?不在于打的问题上。
而是在于抓都抓不住,拿什么打?打空气嘛。
“这一回不一样。”赵济世说的肯定。
“胡人之内,有人做向导。朝廷不过是顺势而为。到时候……”赵济世话至此停顿一下。
赵济世还是跟妻子又嘀咕几句。
这一回万珍珠听懂了。朝廷是有把握的。特别是枕边人这里,那更是把握十足。
“如此,我倒盼着济世哥哥立了大功劳,济世哥哥一定马到功成,名垂青史。”
“哈哈哈……”赵济世高
兴一回。
“在青史之上留一笔,此生足矣。”对于赵济世而言,若能功成,他当然是满足的。
甭管这记一笔是多少墨字。只要留了一笔,赵济世就高兴的很。
“只一件事情,我想与济世哥哥商量一二。”万珍珠又提一事。
万珍珠要提的事情,那当然是北镇商社的事情。
同时,还有便是万珍珠的亲爹,万忠良给留的一些人手。
那些人不止效忠于万忠良,如今是效忠于万珍珠。
他们是有真本事的人,同时,还有万忠良的活命之恩。
于万珍珠而言,这些人可以信任。
而且,这还是亲爹给留的好手,那是培养太久了。
如今万珍珠就想着塞了夫君的跟前。
“他们多是好汉子,有一身的本事。我琢磨着,我留了他们在跟前使唤,也是太埋汰人。”
万珍珠觉得自己的产业,也便是走商行商。
这用了二流三流的人才即可。一等好手,真没必要。
太浪费了人才。
于是万珍珠就想着,那塞给夫君。让夫君这里使唤了。
也算是给了那些好手们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