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戈如晦,来历应该很不一般吧?众位评委老师想到,彼此都交换了一个眼神,但也知道现在这个场合,便还是忍住了。
这孩子的来历不一般好啊,说明什么?说明这次国内外学生科技比赛,他们华夏,不一定会输!甚至还会赢!
接下来,就是戈如晦的分数公布,他得了98分,目前排名第一。
茅子夏高兴极了,揽住身边的小孩儿就是一个熊抱,“如晦,可以啊!这下我们赢得概率肯定很大!”
茅子夏不想输,他可以输给同胞,但绝对不能输给外国人。
这些日子,他的神经一直紧绷着,戈如晦那边做机器人的时候,他也看着,但帮不上忙,只知道这小孩儿做的东西挺好的,系统都说好。后来测验,戈如晦也让他看了,但他终究还是有点不放心。
直到现在,评委们打出这么高的分,也给这么高的评价,他心里提着的那口气终于松了。
触不及防的拥抱,让戈如晦愣了一下,随即,他懒懒的脸上绽放出笑容,打蛇上棍的就反手抱住茅子夏,“嗯,我们会赢的。”
夏夏的身体好柔韧啊,腰好细,身上味道好清爽,真好闻。
嗯,虽然吧,他觉得夏夏的摄像机机器人更好,但要是他做的这个小东西,能够赢,让夏夏开心,他也可以接受。
第65章
戈如晦对接下来的评审不感兴趣,那些学生作品分数是高是低也不在意,完全不担心自己第一名被人夺走。
急得旁边两个好不容易高兴的老师额冒青筋,这孩子怎么回事,其他孩子要是第一名,不高兴得跳起来就不错了,他看起来还吊儿郎当的。
随意把智能小机器人放在桌上,反而去研究茅子夏摄像机机器人的戈如晦,回头不解的看了两眼带队老师,见他们没什么说的,就继续和茅子夏说话,“夏夏,要不我把我那玩意儿里的模块弄下来,看能不能安在你这上面吧。”
那几个老师不是说,夏夏这个看起来是好,但就是不够智能么,如果能远程给它下命令,那么夏夏的东西铁定能得第一吧。
在他看来,夏夏的这个摄像机机器人就应该是第一。
想想看,这么个东西,不仅能用在民生上,比如帮一些剧组或者公司,去危险的地方探查,拍摄一些照片视频,还能够用在军事上,比如打探战场的具体地形,部署战力等等。怎么也比他那个只能抱东西、做杂事的玩意儿重要多了。
戈如晦愤愤不平,茅子夏忍不住拍了下戈如晦的脑袋,这孩子怎么回事,只要能打赢那些外国孩子,他俩谁得第一有什么区别?
没看到旁边的老师眼睛差点要喷火了吗?没办法,茅子夏只得帮这个不太懂人情世故的孩子,向两位老师解释,他就是说着玩儿的,两位老师这才放心。
为了不让戈如晦真的拆了,俩老师抱着小机器人就到一边坐好,谁来也别想拿走。也怪他们当时看到戈如晦上报做的是个机器人,就下意识觉得是那种遥控的,刚起步的,就没多重视。
经验主义害死人!
“我要是在和外国人的比赛中,能得第一,那么说明他们太菜。如果我不能,那么就是我太菜。”对此,戈如晦是这么和茅子夏解释的。
他不屑于向任何人解释,但他会向茅子夏解释。
说这话时,戈如晦表情淡淡,并不因承认自己差而感到羞愧,甚至也不会找任何理由为自己开脱。至于会不会怀疑有黑幕,比如顾着国际面子,给外国学生开后门等等,他统统不在意。
输了就是输了,输,就说明是他能力不行,如果他能力强到所有人都认可,又怎么会输?
系统大赞,“不愧是未来的大反派,这气质!这谈吐!这认知!他不强谁强!”
真想不到,在这落后了一百多年的时代里,“任何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不屑一击”这句话,就有人已经悟到了。
茅子夏也愣了一下,怎么说呢,这话听着太让人舒服了,也太解气了。可不是么,入股足够强,怎么可能会输?如果足够强,上一辈子他们的祖国怎么会收到侵略?
归根到底,就一句话:别人不觉得你强,甚至觉得你很弱。
华夏现在很好,但她还能更好。他们这些学生,这些年轻一代的人,也有那个能力将她建设得更好。
此时,台上的评审也走到了结尾。复赛终于结束,最后评选出来了十五个学生和外国学生进行比赛。整个西南省,参加的学校和学生何其多,竟只选出来了十五人。
茅子夏最终排名第七,戈如晦仍旧是第一。有一位同学拿出来了一块芯片,虽然计算、存储等能力只能比肩90年代的芯片,甚至也是复制外国的芯片,但一个初中生,可以做出芯片,这能力绝对凤毛麟角。
他的成绩,只和戈如晦的成绩相差0。01分,。据说,是因为有老师认为戈如晦的更有创新,所以给他的分数低了一点。
上次初赛,这位名为毛林林的男孩子,拿出来的只是一个收音机,并不出色,因此没多少人记住他,这次复赛拿出来的芯片,直接让人大跌眼镜!
不过,也有人怀疑,那芯片是不是他自己做的。
毕竟芯片的研发制作,别说最开始所需要的技术图纸等,光是制作芯片时所需要的初步氧化、涂光刻胶、曝光、显影、刻蚀、离子注入等复杂工艺,没有氧化炉、涂胶显影机、光刻机、薄膜沉积设备、刻蚀机、离子注入机、抛光设备、清洗设备和检测设备等设备,根本就做不出来。
如果这些他能够接触到甚至拿出来,他家乃至他自己的背景,那得是多么的令人震惊。
咳,20世纪初,普通人还是占大多数。
但这些怀疑,在毛林林拿出记录整个过程的视频,以及他芯片的构想到完成电路设计的所有文件,整整一大摞,更甚者他拿着笔,就默写了其中一部分电路设计以及计算公式,甚至在当场计算时,就打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