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谧安逸,呼吸浅浅。
不知过去多久,睡梦中的男人睁开双眼,盯着少女的后脑勺,唇角上扬微不可察的弧度。
……
三皇子府邸。
谢欲遂案上摆着工部的建造图纸,以及不少民间搜集来的情报。
自从上回宫宴查出有人投毒后,三皇子谢欲遂开始疑心宣王谢羽桐,经过一番彻查,居然半点线索都没有发现。
就好像绝嗣药是凭空出现的一般。
他知道,宣王与侧妃感情日渐亲密,侧妃时不时回娘家探望。
谢欲遂疑心更重,是真的回去探亲,还是趁机给自己礼部的父亲传递情报?
他满脸阴沉。
两人同为贵妃之子,深受梁帝疼爱,并且谢羽桐是除了大皇子以外,唯一封王的皇子,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从前谢欲遂没有防备谢羽桐,一是贵妃时常教导他们兄弟二人,不要自相残杀,兄弟齐心干掉其他皇子方为正事。二是宣王总是一副文质彬彬的模样,当个文人雅客绰绰有余,若要登上皇位,身上缺乏杀伐果断的帝王之气,不足为惧。
他们两人都常受父皇嘉奖,谢欲遂也看得出父皇更满意自己,可他从未细想过,谢羽桐真的甘心吗?
倘若谢羽桐表面与他称兄道弟,实则包藏祸心呢?
只要让他丧失竞争储位的资格,那么退而求其次,父皇一定会选择同样受宠的宣王谢羽桐。
谢欲遂眸色愈深,开始嘲讽从前天真的自己,呸,皇家哪有什么兄弟情深,只有手足相残!
从此以后,他不会再对谢羽桐手下留情。
工部的员外郎冯大人仔细觑着他变幻莫测的神情,试探着出声:“三殿下,可是收集的情报有问题?”
谢欲遂回神,声音喑哑:“我这个二哥在民间的名声倒是极佳,百姓都称赞他光风霁月,才华横溢,许多读书人以他为榜样,称他为真君子。”
心底冷笑,恐怕真君子更想当真天子。
冯大人实话实说:“诸位皇子当中,宣王的确更得民心。”
谢欲遂十分不满,眉头拧紧,忍不住想跟他较劲儿,不就是百姓传诵美名,有何了不起?
他只是不屑,不代表做不到。
而且他才高八斗又如何,当皇帝又不是考科举,若要抓住民心,不如做点实际的。
之前江北闹饥荒,有不少难民流窜,若能接济难民,不愁博个好名声。
他正欲吩咐下去,冯大人突然拦住了他,严肃道:“殿下三思,江北来的难民数目庞大,以你的俸禄恐怕……接济不过来。”
其实三皇子府不缺钱财,工部油水极大,三皇子在工部没少捞,堂而皇之接济难民,难免引人怀疑这笔庞大钱财从何而来。
谢欲遂逐渐冷静下来,方才被气昏了头脑,如今深思的确不妥。
“况且之前有一位民间侠士,自行掏银子建造粥棚,医馆,动作比朝廷还要快,如今怕是用不上我们再出力。”
谢欲遂挑眉,对民间侠士颇为好奇,连忙追问。
冯大人:“此人被称为寒衣剑客,从很多年前就四处行侠仗义,救济百姓,在民间有极高的声望,传得就跟天兵神降似的。”
闻言,谢欲遂幽深的面容缓缓露出一抹笑,阴恻恻道:“那不是正好,若能将此人收入麾下,还愁得不到民心?”
第36章半阙姜月萤,原来这才是你的名字……
东宫静书堂,柏太傅滔滔不绝,谢玉庭昏昏欲睡,姜月萤则兴致勃勃。
柏太傅今日授课的内容是鉴赏诗词,姜月萤格外认真,上回独自琢磨许久,仍旧编不出一句,听太傅讲却有意思得很,令人忍不住惊叹绝妙。
她忍不住问京都内谁的文采最好。
“年轻一辈中,当属宣王殿下和曲府的曲芊衣小姐文采最佳。”
“曲小姐果真厉害。”她佩服道。
柏太傅笑了笑:“当年众皇子和世家子弟们都在崇文馆听讲学,我也给曲小姐当过几日老师。她并非有绝佳天赋的人,只是身上有一股韧劲儿,非要做到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并且拼命学习各种礼仪、言谈、算学,硬生生把自己打磨成京都第一才女。”
姜月萤睁大眼睛,更加惊讶,还以为曲小姐天生文曲星下凡,原来背后也下过如此苦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