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军能蛮不讲理,她一个平头老百姓就不能耍赖不认账么?
可木兰虽是一个平头百姓,却也不是任人欺凌的软柿子。她深吸一口气,抬眼直视姜九,眼中满是倔强。
她索性将坐姿调整得更为舒服,双手环抱在胸前,似乎豁出去一般,摆出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反正今天不讨个说法,她定然是不会回去的。
“你要坐就坐着吧!”姜九转身离去,摔下一句,“我看姜城百姓谁敢给你评这个理儿,除非能替你解决这五百担粮食。”
“你……”木兰气得够呛。
黄昏时分,军营中的锻造场渐渐安静下来。
火炉中的火焰已不再那么炽热,逐渐变得温和而黯淡。
士兵们收拾着锻造设备,铁锤与铁砧的碰撞声在空气中回荡,随后逐渐消失。
工匠们收拾完毕,疲惫地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相互道别后,三三两两地离开了锻造场。
天色渐暗,夜幕缓缓降临,营地中的篝火开始点燃,火光映照着士兵们疲倦却满足的脸庞。
姚木兰仍坐在不远处,紧紧地揪着衣角,看着人群逐渐散去,心中不禁涌起一阵胆怯。
她目送着最后几名士兵离开,锻造场上只剩下寂寥的火光和逐渐寒冷的空气。
周围的喧嚣逐渐平息,只剩下偶尔几声犬吠和远处传来的模糊交谈声。
木兰意识到,这么僵下去也于事无补,挪了下屁股,准备起身离开。
“还不走呢!”姜九的声音从远及近传来。
姚木兰闻声又坐直了身子,依然表现出一副绝不屈服的神色,“除非黄巾军收回成命……”
没等她说完,便收到姜九斩钉截铁地拒绝,“绝不可能。”
一扭头,对上姜九棱角分明的脸,近在咫尺,木兰似乎能感受到他呼出的热气,熏得脸莫名升温,“不过,你可以想想用什么来替代这五百担粮食。”
“布料?陶瓷?”她边说,姜九边摇头。
“要不把我姚家老宅抵给黄巾军算了……”
“记住,我们行军打仗只要吃的……”
姚木兰没好气地扭过头去,嘀咕道,“那就是没商量了。”
“可以这么理解。”姜九好整以暇地看着生闷气的木兰,“吃过饭再回去吧!”
本以为姜九转身离去,他却在支起银枪的木架上停住脚步。
转身,一杆银枪腾空而起,朝木兰飞来,木兰稳稳地接住枪杆。
“这杆枪赔给你弟的。”姜九转身,继续说道,“他是块当兵的料……”
木兰仔细端详着手中的银枪。
枪身长约七尺,枪杆上刻有繁复的花纹,握柄处缠绕着黑色丝绦,确保握持时不易滑手。
枪头锋利无比,银光闪耀,犹如皎月般清冷。
仔细一看,枪尾还刻着一个“延”字,显然是精心替阿弟准备的。
姜九的尾音已飘向远方,侍卫随后给木兰端来一碗糠米。
木兰接过碗,数着里面寥寥无几的几坨糠米。
在姚家,这些糠米也仅够格当个猪饲料,木兰嫌弃地把碗递还给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