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回,回来了!”刘管家气喘吁吁地跑回来报信。
自从前些日子接到阮修齐的信,信上言他已经处理完漳州的事务正往回赶,阮卿便暂时将宫务交给冯嬷嬷与廖嬷嬷,并求成德帝恩准,让她回家住几日,尽一尽孝心,成德帝听了自然应允。
阮卿回到家里,先安排下人将整座宅院都打扫一遍,又换上一些素淡清爽的家具器皿,倒是驱散了些天气酷热带来的烦闷。
她算着父亲快要到京城了,这两日都让刘管家带着父亲的官服去城门处等候,免得万一父亲要立刻进宫面圣,穿着赶路的衣裳有失礼仪。
听到刘管家带着喜气的声音,阮卿从屋里出来,面带笑意地问:“父亲可是进宫去了?”
刘管家道:“是啊,多亏姑娘想得周到,让我给老爷备好官服。老爷才一进城门,宫里就来人了,宣老爷入宫觐见。”
阮卿顿了顿,好似不经意地问:“你去城门接人,可还看见别人了。”
刘管家没听懂,只摇头:“没有啊,就咱们老爷和他带去那两个护院,现已安置在前院了。”
这是何意,难道祁衍没和父亲一起回京吗?
会不会是剿匪一事有什么意外?或者是他受了伤?
阮卿忍不住开始胡思乱想,一颗心也慌得厉害。
刘管家看她脸色不好,还以为自己说错话了,正要告罪,阮卿却已经心事重重地往前院去了。
她想着祁衍是去漳州赈灾剿匪,这几个月定然和父亲在一起,等父亲回来一问便清楚,倒也不必在这里瞎担心。
阮卿坐在前厅里等了大概一个时辰,终于等到阮修齐从宫中回来,然而还没说两句话,宫里的传旨太监便上门了。
“……擢升阮修齐为正三品工部左侍郎,钦此。”
阮修齐脸上震惊万分,若不是阮卿悄悄拉他一下,他连怎么接旨都忘了。
他去漳州之前才被升任为五品郎中,不过短短几个月,回来就已经是侍郎了。
正三品的官职对于那些出身世家大族的子弟来说或许不算什么,但对他这样一个微末出身的士子而言,简直像是一步登天了似的。
回想他蒙冤时被流放到溟州遭受的那些苦楚,真仿佛做梦一般。
阮修齐红着眼眶领旨谢恩,亲自送传旨太监出府,将圣旨反复看了好几遍,才确定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如今他升任工部侍郎,儿子考中状元入职翰林院,有他父子二人在,女儿再也不用过寄人篱下的日子,谁都别想再欺负她!
阮修齐边用袖子抹眼泪边傻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如此的不沉稳。
府里下人都上前排队道喜,阮修齐忙吩咐刘管家给赏钱,高兴了半响,一回头却发现女儿有些沉默,脸上的笑意也浅浅的。
阮修齐走过来,关切的问:“卿卿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适?”
阮卿摇头,拉着他进了前厅,也顾不上父亲会不会起疑,问出了心中最关心的问题。
“父亲,太子呢?他没和您一道回来吗?”
阮修齐一愣,不明白女儿怎么忽然问起太子,但他也未来得及多想,只说道:“太子殿下只在漳州停留半个月,之后就带着兵马离开了,为父也不知他去了哪里,许是陛下另有安排?”
阮卿听得心里一紧,克制不住担忧的问:“那父亲在漳州见过他吗?他可有受伤?”
这句话一问出口,饶是阮修齐再木楞,也觉察出不对。
前面那个问题还可以说,女儿只是好奇随口一问,但后面的问题,明显是发自内心的想念和关怀,女儿对太子难道……
阮修齐一时有些忧虑,但又不敢说出重话伤女儿的心,只得委婉提醒:“卿卿,太子身份尊贵,身边自有人妥帖照顾,你还是……”
不等他说完,阮卿已经开口打断:“求父亲告诉我吧,我真的很担心他。”
这下阮修齐再也无法怀着侥幸,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卿卿你……唉!”他无可奈何的长叹一声,想责怪又不忍开口,且女儿已经这样忧心忡忡,他怎好再多说。
“殿下事忙,为父只见过他一次,那日为父前往周边村落查看,谁知正遇上盗匪打劫,带的两个护院都受了伤。正在危急之时,太子殿下赶到,
这才救下为父。”
说起此事,阮修齐脸上犹带一丝感激,心中的郁闷消了一半。
若说太子殿下的秉性为人,那真是不错,一开始他因为京中诸多谣言还有些惧怕太子,却没想到太子温和有礼,态度谦卑,一点都不似传言中那般骄狂暴戾。
只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