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他最快活的时候,约莫就是方才吃的那顿美食。
当人的精神无法满足时,肉欲、食欲便成了最容易满足的东西。
“都说四十而不惑,我猜测,是因为三十很惑。”宋赴雪苍白修长的指节拿着抹布,认真地擦拭着油污的桌面。
宋眠正坐着喝茶,闻言很赞同的点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但我今年十四,看来读书的机会是明年。”
宋濯:?
他俊秀的小脸上满是疑惑,这个问题是这样解答的吗?
他怀疑自己读的是假论语。
几人闲聊几句,宋眠觉得困顿,就回房间休憩,她光躺在竹席上不动,就觉得燥热非常,便有些想念空调和西瓜。
宋眠盼着酷暑赶紧过去,好歹春秋长些,让人别那么难熬。
但——赵婶子说今年大旱。
穿越后,宋眠根据记忆和众人的言辞行事,对宋准有些许了解。在最初的谥号是“文正”。
光是这两个字,就已经能窥见其中的份量。
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
能被顺德帝赐予文正这个谥号,说明宋准不仅德才兼备,在工作上亦是恪尽职守,忠君爱民。
但宋家的结局是什么。
是皇帝缺钱就找借口来把宋府诸人抓起来,抄家抄了两遍。
皇帝可以昏庸,天下可以大旱,这都是历史进程中不能避免的事情。
但昏庸的皇帝是人祸,天下大旱是天灾,这两样可以单出,但不能齐出。
宋眠仔细算了算国祚,已延续二百多年。
都凑在一处,简直让人眼前一黑。
在胡思乱想中,她睡着了,再睡醒,太阳已经落山了。
她伸个懒腰走出房间,就见灶房中炊烟袅袅,隔着低矮的房门,能看到宋枕戈在烧火,文兰在炒菜。
“做的什么?”她笑着问。
文兰拿着锅铲,回身看着她笑:“赵婶子刚送来一筐蔬菜,有豆角、空心菜、嫩南瓜、番茄、茄子……好多呢,我就多炒两盘。”
宋眠看了,未来几天都不用买菜了。
“赵婶子是个热心肠的人。”她不住口的夸。
文兰点头。
她有些羞赧道:“我以前总觉得,穷生奸计,如今才知道,不管贫富,什么样的性子都能养出来。”
宋眠嗯了一声当回应,去水缸里舀水洗脸,结果没了。
她就提着木桶,去水井处汲水。
刚出院门,路过赵婶子家,就见她在门口扫地,见她提着桶,笑着道:“我陪你一起去,顺道认认村里的人。”
“谢谢赵奶奶。”宋眠软声道谢。
宋家村很大,约莫有百户,上千人的规模,这里离京城二十里,离最近的小镇八里,西面靠着山,地理位置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