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茹有些懊恼,这件事是她做得不够周到。
面上却是神色如常,“我找她来是想问问她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需不需要老师及学校的帮助。”
说完,陈玉茹又道:“王建平同学,这事与你无关。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好好学习。我希望你能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好好准备一年后的中考。毕竟这才是关系到你们一生的大事。”
王建平看着陈玉茹,她微微笑着,脸上看不出什么异样。
辨不出真假,他只能相信这件事确实和徐荷叶无关。毕竟两人给出的理由都是一样的,而徐荷叶也不可能来找陈玉茹串供。
徐荷叶不知道,她和这个不太喜欢她的新班主任,居然还有这么默契的一天。
又过了几天,空着的桌椅被拖走了,众人才终于相信王才他们回不来了。
大家议论了一段时间,很快就把这一茬忘到了脑后。
毕竟学习才是自己的。
初三的教学进度很快,他们要在上学期把所有知识点全部过完,然后下学期用来复习初中三年的所有知识点。
每天忙着上课、写作业、考试、改错题,高强度的学习耗尽了所有热情,再大的事情也掀不起多大的浪花。
徐荷叶也不例外。
好在接下来一切顺利,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附近,都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
徐荷叶的学习小组又多了一个人——孙慧。
和孔小月周末来不同,孙慧是放学后到徐荷叶的小出租屋和她一起写作业,预习新课以及复习旧知识的。
至于周末,她要去挣钱。
她从徐荷叶舅舅手里批了一些纯棉袜子以及丝袜,趁着周末放假去附近的大学门口摆摊。
袜子男女都需要,丝袜则是卖给那些女大学生的。
二十来岁的年轻女孩子,是最爱美的时候,丝袜特别畅销。
当然,挣钱时,她也没忘记学习。
除了货品,她每次去摆摊都会带上课本,没有客人就看书,背课文,复习知识点,来客人了就放下书籍卖货。
不过因为她每周只卖一天,所以也挣不到太多的钱。
但对她来说,积少成多也是好的。
攒上一年,万一将来考不上中专,她就去读高中,考大学。
大学重新招录后,学历贬值很快,六七十年代很厉害的初中生、高中生如今已经算不上什么人才。考不上中专,只有读大学,她才有机会改变命运。
时间如水流逝,国庆结束,月底进行了初三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
徐荷叶、孔小月还有孙慧的成绩都很不错,徐荷叶依然位列前茅,而孔小月和孙慧的总名次也提升了很多,因此受到了各科老师的夸奖。
徐荷叶还收到了身在京市的吴玉兰的第二封信,她的学习生活也都步上了正轨,而且还去天安门看了升旗仪式。
这一年,刚好是建国第四十年,可惜没有阅兵仪式,所以舅舅舅妈带着表哥表姐以及她去爬了长城。
徐荷叶有些羡慕,给她回信,等她考上大学,也要去一趟京市,去看升旗,去爬长城。
然而小舅舅那边却出了点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