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何知君点了点头。
徐荷叶:“说来也巧,二伯母,我之前就在钢铁十厂附中读书。”
“确实很巧。”何知君想到这兄弟二人的重逢,也不由得感慨一声巧合。
若非老纪惜才,在这个小侄女上门办理遗失证明时没有一刀切地拒绝,也不会有徐辉父女上门道谢,兄弟重逢。
徐荷叶想到吃饭时,父亲的表现,有些不好意思道:“二伯母,咱们中午吃的那道八宝鸭,您能不能教我做一下?”
徐荷叶想试一试,学会了以后能做给徐辉吃。
以前在老家,董桃花也做过八宝鸭,不过她不知道奶奶是怎么做的,试了好几回都做不出奶奶的味道。虽然不难吃,但到底没有父亲记忆里的味道。
“可以啊。”何知君很爽快地答应了,“这道菜我本来就是从你奶奶那儿学到的,如今教给你也算是传承。”
何知君拿了纸笔,很快将做法写了下来。
八宝鸭是一道很经典的扈城名菜,用的主料是鸭子。配料则有鲜笋、肉、火腿、栗子、鸡肫、香菇、莲子、虾米、糯米等。
嫩鸭洗净,焯水备用,鸭身抹上酱油腌制。
其余配料都切成细丁,加绍酒、白糖、酱油、味精调好味,搅拌成馅,塞在鸭肚子里,鸭背朝上放入盘中,再入蒸笼蒸制三四个小时,直到鸭肉酥烂。
最后一步熬酱汁,热锅下猪油,将虾仁滑熟取出,留底油,放笋片、冬菇,酱油调色调味,倒入蒸鸭的原汁,煮开后放虾仁和熟青豆,淀粉勾芡。
煮出的酱汁色泽浓稠,滋味极其鲜美,将酱汁淋到鸭身上,这道菜就算完成了。
这是一道非常讲究且富贵的菜。
所以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想做这样一道菜很不容易,光是凑齐做这道菜的材料都不知道需要多少时间。
尤其是在计划经济年代,鱼肉蔬菜乃至米面粮油都是限量供应的时候。
所以王玫做的是低配版的,馅料没有这么齐全,最主要的是她用的鸭子不是新鲜嫩鸭,而是腌制晾晒过的腊鸭。
腊鸭经过腌晒,肉质变得紧实,有着独特的腊味,即便焯水蒸熟后,腊鸭肉也不会像新鲜宰杀的嫩鸭那般酥烂脱骨,吃起来反而更有嚼劲。
后来她带着儿子改嫁到纪家,纪家条件比之前好,只是王玫还是习惯了之前的做法,用腊鸭做这道菜。
倒不是说王玫的做法更好吃,只是这是母亲的做法,对徐辉而言,这里头有着藏着母亲的味道。
徐荷叶将菜谱小心翼翼地折好,装到口袋里。虽然她看了一遍,大致做法已经记住了,不过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在实践中摸索。
这时徐辉和纪为民也从书房下来了。
徐辉很快提出了告辞。
纪为民下午还要上班,家里就何知君一个人。虽然女儿也在,但他一个外姓继弟和嫂子同处一室还是不太妥当。
纪为民也没有挽留。
侄女已经在扈城,父亲给老三的房子也交给了他,将来老三夫妇肯定还是会回扈城,不缺团聚的机会。
夫妻俩一起把父女二人送到门口。
“老三,回头带上弟妹,一家三口来家里吃饭。”
“放心吧。”徐辉回头摆了摆手,徐荷叶也跟着向二伯母挥了挥手。
她看着手里的大包小包,对这位首次见面的二伯母好感满满。她决定了,回家就给母亲寄钱,让她买一些赣省特产寄过来送给这位二伯母。
他们赣省经济是没有扈城这么发达,但是很多好东西,还确实只有原产地才能买到最好最正宗的。
第144章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