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姨,现在才是开始。等到这些零售商做起来,来咱们这里批发的人会如井喷般增长。”
“这些人里,肯定会有不满足于只从咱们这里批发自己零售的人,他们一定会发展下线,做二道贩子,从咱们这里低价拿货,以一个略高一点的价格批给那些零售商们。
如果咱们的产量跟不上,将会损失这一大片的市场。他们为了挣钱,一定会去找其他货源。”
“当然,他们一定会来找您谈价格,您告诉他们,现在定的批发价降不了,但咱们可以让利。
如果他(她)每天能从咱们这里拿超过三千块钱的货,我们可以以每两百块返利十块的优惠让利。
如果他(她)一天内能拿超过五千的货,我们可以给他返利二十。一天内拿的货超过一万,我可以返利五十。”
“但是这样能挣钱吗?”董杏花非常迟疑。她看着眼前这个满眼都是野心的女孩子,再也无法只把她当作一个小孩子了。
“能。”徐荷叶点头,“小姨您先谈着,我估计这中间还得扯皮,但这是我的底线。而且这个生产线要想租下来最快也要三五天。这三五天,刚好可以验证我的想法。”
“如果明天就有人来找您谈中间批发的事,那么生产线就要开始租起来了。”
董杏花捂着怦怦乱跳的心脏:“行。如果明天真的有人来谈中间批发的事,那咱们就去借生产线。”
徐荷叶点了点头:“还有面料。”
“面料也需要提前准备起来,咱们买回来的这六十袋碎布头现在看着多,等到批发生意做起来后,就不算什么了。”
“好。”董杏花咬了咬牙,“我拼了。”
第103章买生产线
姨甥俩开始吃饭,董杏花又问:“既然决定找生产线,那这边还要加人吗?”
“加。”徐荷叶点了点头,“租生产线需要时间,但就目前的生产量而言,很快就连现有的这些零售商都要供应不上了。”
“行,我知道了。”
第二天徐荷叶去上学,她还有一周时间才放寒假。另一边,董杏花去了老教堂,她先把假领子工坊招人的消息告诉大家后,就在老教堂等。
她在等,等一个来和她谈中间批发的人。
日至西天,董杏花将手头的假领子收尾,站起身,看了看老教堂外原本杂草丛生如今却被来来往往的人踩实的地面,长吁一口气,心底不知道是放松还是遗憾。
眼瞅着一天将近还没人来,估计今天都不会有人来找他们谈中间商的问题了。没人来,就不需要扩大规模租生产线,只要把手头这些货做好卖出去,就是现成的利润。
但——这也意味着他们只能挣点小打小闹的钱,大头还是属于那些有生产线的工厂。
她一边保守,觉得只要能保住手头现有的钱就好;一边又觉得惋惜,就像徐荷叶说的,这门生意是他们发现的,是他们开始的,也是他们做起来的。
董杏花心底蠢蠢欲动,十分不甘,她不由得想起昨夜临睡前荷叶说的那句话。
生产线,租了!
凭什么挣大钱的不能是他们?
不冒次险,谁也不知道他们能做到什么地步!
董杏花越想越觉得好笑,她突然发现不止外甥女,其实她自己也是个冒险主义者。
就在她下定决心不管有没有中间商,都要去租生产线时,昨天买了丝绸假领子和小发饰的大姐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
“还好,还好,你们还没走。”大姐顾不上喘气,忙道,“小老板,我来批货。”
董杏花出面招待:“大姐,小老板现在不在,您要批货可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