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九零知青子女回城非鱼笔趣阁 > 第72章(第2页)

第72章(第2页)

“我不知道这对姨甥能不能做下去,能做多久。我只知道不给她们这个机会,她们有没有什么损失我不知道,但我们这几十号员工好不容易有次找到工作的机会,却因为我们的懒政惰政生生流失了。”

“你们怕三个月后她们做不下去,员工们还要再经历一次下岗打击。我却觉得如果有这三个月的缓冲期,很多职工没准就能找到出路,找到活下去的希望。”

“总之,这件事我希望大家认真考虑下,从员工的角度多考虑考虑,别光想着图便宜,图省事儿。这些下岗职工,时间久的跟了我们几十年,时间短的也有五六年,为我们厂做出了很多功绩。如今迫不得已让他们下岗,也不能像丢垃圾一样把人扫地出门就算完了。”

张副厂长说完,站起身气势汹汹地出了会议室。会议室们碰的一声关上,里头诸位领导心头一震。

过了半晌,另一位朱副厂长才尴尬地笑了一声:“这老张,还是这么暴躁,他心疼职工,倒显得我们这些人没心没肺,十恶不赦。”

他看向为首的李厂长,开口道:“厂长,不然这件事就如老张说的办?”

李厂长想了想:“老张想法是好的,但小江说得也在理。”

“这样吧,老朱,你去问问职工们的想法,看看他们是什么意见。如果有超过半数职工同意把机器分期卖给那对姨甥,咱们就和她签合同,把设备买给她。三个月后,如果她们能如期付尾款,且我们的厂房没有其他用途时,依然低价租借给她。”

朱副厂长点了点头:“行,我这就去办。”

只能说这个时候的国企领导,有费尽心思侵占国家资产的,也有心怀人民的。后世为什么很多人都怀念这个时候的国营大厂呢?

因为它象征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还因为这个时候国有工厂有着私企外企所没有的浓厚的人情味。

*

另一边,董杏花陪徐荷叶在外头简单吃了个中饭,然后送她回学校。

虽然赶不上上午的课,但是下午的四节课还能上。

“小姨,您回去后和小舅舅还有几位叔叔说一声,晚上六点都回老教堂,我有事想和你们商量。”如果能买到生产线,就不能和之前那样随便,该做的准备得做,该有的证件也得办起来。

“行,小姨和他们说。”董杏花摆了摆手,“你别操心了,回学校好好复习。争取期末考拿个好成绩。”

“好。”董杏花看着徐荷叶进了学校,想了想,坐公交回家一趟。

到家一个人都没有,丈夫庞立在工厂上班,儿子女儿都在学校上学。见家里地面乱糟糟的,董杏花撸起袖子开始打扫卫生。

打扫完卫生,她又去家附近的菜市场买了好些鸡鸭鱼肉,做好后分成几盆放在桌上,用防尘布盖着。冬天天冷,做好的食物耐放,这些鱼肉够他们父子三人吃几天的了。

做完这些,董杏花给丈夫还有两个孩子留了张小纸条,锁上门,然后去纺织厂请假。

她请的假快到期了,但是荷叶那边的摊子才刚刚铺起来,还需要她的帮助,刚好纺织厂也没什么活儿,她再请一阵子也没什么问题。

也算是给厂里减负了。

董杏花的工友秦和看到她来,“杏花,你爸咋样了?”

“还好。”董杏花笑道,“现在已经能够起床,也能拄着拐杖走几步。生活自理没问题。”

“那就好。那你现在是回来上班?”

董杏花摇了摇头:“不是,我是来请假的。”

“还请假?”

“嗯,有点事。”

“什么事啊?”

董杏花笑了笑,没说话。

秦和瘪了瘪嘴,“神神秘秘的,当谁不知道你私下办了个小作坊呢!”

是的,董杏花在小作坊干活的事情已经有部分工友知道了。

董杏花去办公室,就像她想的那样,很快拿到了批假条。写请假时长时,办公室主任看了她一眼,道:“不然这假期我给你批长一点,也省得你总是来回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