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旻走出殿外,一目十行看着情报。
贾怀立马开口,“源哥儿真是会赚钱,哪里都能把日子经营得漂漂亮亮。”
果不其然,戚旻悠悠叹口气,“我见哥哥卖喜茶卖得挺开心,大约都不记得自己有位夫郎叫珍珠。”
那尾音,那味道,多么的熟悉,多么的让贾怀怀念。
前两日早上没有这么酸的。
夜不归宿天亮才跑回来,那明亮的眼神,那红扑扑的小脸蛋,不要以为他是太监就不知道这两人干了什么好事!
两夫夫的事情,贾怀从众多经验教训中得出一个结果,不要参与,不然就变成他们play中的一环。
但是明相不开心就要加班。
贾怀不想加班,正要说点什么,眼睛一亮,指着从棋盘式的巨大城池里慢慢升起的孔明灯笑道,“源哥儿给您的信呢!”
他见明相的神色总算缓和下来。
试探道,“明相,源哥儿到底跟您说什么?”
七二一
七五六
“亲爱的,辛苦了!”
戚旻的嘴角慢慢勾起。
第94章店铺
阮保离开一月有余。
海市进入萧条期,每两三日才有船只离岸靠岸,据说只前往东南亚一带,最多到天竺。
其他国家的人要来大朝,需由这两个地方换乘,然而这两处的海运技术远不如大朝,耗时伤财不说,还不安全。
往昔大朝减少海运次数主要原因是年关将近,皇家为准备除夕新春的各项祭祀庆典,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再就是各地官员进京,述职的,进贡的,各项活动的。
为安全考虑,也确实抽不出人手,于是海运进入萧条期。
新帝继位第一年一切照旧。
因丧期及三十三日不眠夜影响,一切低调从简。
第二年开始重大改革,祭祀庆典大规模缩减,述职汇报工作的由一年一次变成一年两次,分批次入京,分别定为五月和十一月,官员自行选择入京时间。
今年是第三年的十一月,大朝国内再次忙碌起来,官家世家出的船少,海市便再次萧条。
黎源仔细观察过,京城地处内海,气候算是不错,没有极端恶劣天气,冬季虽然寒冷,但日照充足,看着波光粼粼的海面,蓝天白云,海鸟盘旋,其实是个绝佳的旅游胜地。
可惜往年大朝的整个冬季处于停航状态,连带南方温暖地区也如此,加之航线不远,导致海外贸易一直没有出现大爆发的状态。
许多人都习以为常,但黎源看见的不一样。
知晓珍珠在议事局工作,且分量不低时,黎源敏锐察觉今年冬季的海运市场可能不一样。
只因现在是述职期,让人误以为进入萧条期。
他是个果敢的人,迅速决定租下铺面。
“黎大哥,我们要不要再等一两个月?”
“阮兄的豆子也不知什么时候发过来,现在两三日才发几艘船,就算阮兄找到豆源,也不一定有位置。”
花三颇为担忧,黎源要去找铺子就没法做生意,损失算下来可不少。
花三一个月卖土豆条能赚十两银钱,过去卖豆花要卖两三个月才能赚得,但他更替黎源心疼,黎源的喜茶比他赚得多,生意忙碌起来后,他帮黎源卖煮制喜茶,黎源要给他提成,先前他不收,黎源便说不收便不让他帮忙,花三才收下。
一个月下来一结算,好家伙,十两银钱。
他现在每个月能赚二十两。
可想而知黎源多能赚钱。
黎源便将自己的推测简单讲予花三听,花三听不懂,但听懂冬季也有生意,宋文彩听懂大半,内心火热,摩拳擦掌。
“黎兄,还缺人不,我我我!”极力毛遂自荐,他有钱呀,他要入份子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