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连锁店
五月份,一批番邦咖啡豆被运到大朝。
原来跟黎源商定的那位西番人并未前往非洲,而是在锡兰那边找到品质统一不错的豆子,决心冒险赌一把。
对方的要价比阮保高,但黎源不让步。
他的店只会越来越多,大朝一日不种植咖啡豆都无法解决豆源紧缺的问题,如果商人抓住他这点命脉,甚至以后作为要挟,那会非常被动。
面包的大受好评也让商人敏锐察觉到,即便没有咖啡豆,黎源也有很多其他方法将喜茶店经营下去。
几番谈判下来,黎源只多支付2%的运输费,可谓将抠门发挥到极致。
但西番商人私下也是满意的,大朝有钱,出的价钱比锡兰高许多,这趟买卖他也赚了不少。
有了第一次合作,下一次便好说。
两人约定豆源品质和数额,西番商人在大朝挥霍十日后再次起航,有利益可赚,动心的就不是一两个番邦商人,京城不会只有一家喜茶店,就算京城市场饱和,大朝还有许多许多大型城池,这里面的利益可想而知。
终于在这一年,除去香料宝石是番邦人能拿得出的交易物品外,一项饮品的豆源进入商人的视野,并在日后疯狂的增长,不止这个豆源,后来涌入大朝的外来物品越来越多……
不过这一切都跟黎源无关。
趁着豆源充足,第三家喜茶店隆重地在中轴大道的街道上开业,这家店占据整整一层,装修风格比肩最阔气的茶楼,全中式风格,但又不同。
地面全绿釉花砖,内里收银台和操作台三家店统一。
还有就是堂食的杯碟依旧是那种花里胡哨的风格,外带依旧是大朝人觉得有些土的‘一次性’土陶杯。
但是土陶杯能外带呀!
五个不同花纹的土陶杯还能兑换一杯饮品,何乐而不为。
就在还有人以为这家店不过是海市店和学院店的大集合时。
中轴店推出冰拿铁和珍珠奶茶。
以此为基底各自配制出十款全新饮品。
已经爱上喜茶的老饕很快发现冰拿铁除去制作方式不一样,它最吸引人的是其独特口感的豆源。
而中轴店没有煮制喜茶,只有手冲喜茶。
并将不同豆源分呈在古色古香的木盘上。
且备注不同的名称和产地,让客人自行选择想喝的品类。
享誉世界的咖啡终于在大朝提前登上历史舞台。
并像大朝人喜爱茶饮一样,分出不同的品类。
在制作器具不足的情况下,黎源用豆源的丰富性取代后世咖啡制作工艺的五花八门,提前进入精喝阶段。
不过更多人还是更惊异于拿铁的口感和能外带的冰饮方式。
珍珠奶茶本来不让人惊艳,大朝早就盛行乳茶。
各式各样的喝法都有,夏天也有冰镇乳茶。
但是,冰块撞击杯子时发出的哗啦声莫名的悦耳动听。
要知道每杯饮品都有冰块那可是大手笔。
还有黑黑的像糯米汤圆的珍珠,吸进嘴里嚼嚼嚼的时候,再繁重的工作和学业,都减轻不少。
而且许多饮品都自带雪顶或者奶盖。
可以先舔一口再喝,可以搅拌后再喝,可以喝一半再搅拌,也可以先吸珍珠,还把可以把珍珠留在最后面一口倒进嘴里,反正光是喝法就千奇百怪,店里墙面上还悬挂着各种喝法小提示呢!
至少那个夏天,几乎每个行政部门的人都要点一杯冰拿铁或者珍珠奶茶。
时不时就能看见走在路上的人拿着一杯冰拿铁。
海市那边的食品加工厂又增加了四间仓库,除去制作面包的,还有专门负责打发奶油和硝石制冰的。
冰的需求量特别大,整个加工厂异常忙碌。
制好的冰装进保温木桶,由专门的小货车快速运往各个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