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世家女重生变皇后 > 第61章(第2页)

第61章(第2页)

李鸿熙白了谢云韶一眼:“父皇苦心休养多年,方才使得四境安定,万民富足。西北边境必须有此一役么?”

闻言,谢云韶抬眼看了看皇帝的脸色,有点明白为何李皓棠遭贬出京这么久,这李鸿熙还是五殿下的原因了。

见谢云韶不言,李鸿熙又接着道:“西北苦寒,皇兄若是不愿久居,自可向父皇禀明。这般举战邀功,实在是居心叵测。”

纵观大梁四境,也只有燕云扰乱频频。而燕云地区作为陈家戍地,每每在军资上被苛待,直至李皓棠监国后才有所好转。皇帝虽然明面上曾经斥责陈家居心叵测,故意使边境不安,借以打击陈家势力,巩固皇权。但是李皓棠之前巡视北境后,呈上了一份详细的边情奏报,禀明北狄动向,皇帝虽面上不显,但暗地里对燕云的情况还是上了心的。

李皓棠被贬出京,最开心的人自然是李鸿熙。

然而,这么久过去,他仍是亲王之位,未能再进一步。而李皓棠在西北居然也能折腾出不小的动静,战后朝中捷报频频,李皓棠虽失了在朝堂的影响,但在民间的口碑却更盛了一步。

李鸿熙撺掇着让皇帝命投诚的赵文虞去了燕云,却没想到最后反而在此事上栽了跟头,被谢云韶察觉了他与北狄之间的关联。

李鸿熙暗自着急,趁着皇帝生病连忙操作了一番。

未曾想,被断定重病的皇帝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后,居然又醒了过来。

对于他那些举动,皇帝一直未做惩处,但是借着赵文虞死前给的消息,皇帝急召了出任燕云令的燕王妃谢云韶回了京。

李鸿熙心里惴惴不安,努力维持着面上的平静模样。

“本王真是难过,父皇多年安民休养的成果付诸东流……”

“此事暂且不提。”皇帝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转而道:“燕王妃,这燕王长史赵文虞之事究竟是何缘由?”

“臣请罪。”谢云韶将早就准备好的折子呈上,“王府长史赵文虞,私通北狄,暗售机密。迫于时机,臣未报先决,断然斩之。”

皇帝早就得到了赵文虞已死的消息,对此倒没有太过惊讶。

反而是一旁的李鸿熙,仿佛是刚刚知道一般,立即出声斥道:“赵文虞乃状元出仕的官身,虽无品级,但亦是父皇亲遣的燕王府长史。我朝祖训礼待士人,你身为燕王妃,兼任燕云令,竟置国法家规于无物,这般放肆行事!”

谢云韶直起身子,睇了他一眼,才道:“可律例亦有言,事急从权,一方执掌有先斩后奏之权。当时的情形和相关的卷宗,我刚刚具已呈奏陛下。相信陛下阅后自有定论,五殿下何必这般急切给我定罪呢?”

李鸿熙冷笑道:“本王如今督管大理寺和刑部,对此事自然要多几分关心。”

“既然督管这两处,五殿下更应当明白了解实情尔后定论的道理,不是么?”谢云韶分毫不让。

“前提是你讲的确实是实情。”李鸿熙咬牙道,“以赵长史的为人,即便小节有失,也未必罪责至死。若你拿不出他通敌的罪证,便当治你滥杀之罪!”

谢云韶马上回道:“通北狄的证据虽有缺憾,但赵文虞杀人是证据确凿的!证据已经报给刑部了,五殿下回去一查便知。”

李鸿熙得到的消息里,未曾有赵文虞杀人之说,闻言当下心里一紧。

他本来信心满满,与北狄之间的诸事皆清理干净,但这突然砸下来的消息,让李鸿熙惊惧不已。他恨不得立刻出殿详查,顺便与人商量对策,但碍于皇帝一直未发一言,他也不能贸然离开。

皇帝一直翻看着谢云韶的折子,对于二人刚才的争执充耳不闻。这般态度让二人都有些难以拿捏。

终于,皇帝看完了厚厚的卷宗。

“鸿熙,你等下可是要回刑部?将燕王妃的这些卷宗带回刑部复核吧。”

李鸿熙便也不再与谢云韶争执,谢云韶方才的话让李鸿熙有点慌,皇帝给了理由他便借机退殿出去了,临走前还暗瞪了谢云韶一眼。

皇帝身边的随从们也听话听音,知道皇帝是有话要与谢云韶单独讲,自觉地跟着退了出去。

关门一声吱呀后,大殿里重归安静。

皇帝问:“赵文虞的通敌物证你可带回京了?”

谢云韶答:“部分物证在抓获他时便已损毁,余下部分臣稍后便转交刑部复查。”

皇帝轻轻地哦了一声:“这通敌一事,除却赵文虞,可还有其他牵连?”

“以证据而言,此事只应与他一人有关。”谢云韶斟酌着词句,“但是,臣听闻赵文虞与五殿下过从甚密,只怕流言之中,五殿下也难逃牵连。”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