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言语提及的温大姑娘,便是温太傅的长孙女,是从前谢温两家双双有意,预备和谢云朔结亲的人。
这样的话,不仅她们说,也有其他人说。
姜姒和谢清菡逛园子,隔着一片芭蕉假山,正巧听到了有人拿她和温大姑娘作比。
今日温府并未来伯府赴宴,温家不在,又因为是姜姒首次在外露面,格外容易受人关注。
再者,谢家如今得了重用,势必成为目之焦点,谈话之中心。
只是没想到,碰巧被她这个正主听见了。
谢清菡赶紧拉着姜姒走了,她怕姜姒伤心,结果一抬头,看她这嫂嫂竟然面带微笑,不知在想什么。
谢清菡疑惑问:“嫂嫂笑什么?”
刚刚其他人说那两句闲话,说姜氏不如温大姑娘与小谢将军般配,她肯定听着了。
既然听着了,怎么还能笑得出?
姜姒揽着谢清菡的手,笑着解释:“有三妹妹维护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此时四下无人,她问:“那温大姑娘你从前熟识否?”
谢清菡摇摇头:“她看着文文弱弱的,我不喜欢。我觉着还是你当我大嫂最好了。”
姑嫂两个说起悄悄话来,荤素不忌,都说得直白。
也是真的贴心。
姜姒笑得更深了。
虽说童言无忌,可是童言才是真正发自肺腑的真心话,有三妹妹这句话,她还有什么想不通的?
外人她通通不在意,她更在意的是两姓的家人。
那些人都觉得她配不上谢云朔正妻的位置,可她偏偏坐在这位置上,还要寸步不让。
姜姒也不介意温大姑娘,因为她同谢云朔还没发展到会介意这些事的程度。
她对谢清菡说不介意都是真的,并非逞能,至少目前来说是如此。
午席过后这段时间正适合诸位夫人贵女结交,可姜姒实在找不到想结交的人,还不如带着谢清菡回了婆母身边,跟着长见识,听贵妇们交谈。
这些夫人,都是京中高门府邸的主母掌家人,说起话来言之有物。
和她们坐一起,听着众人说一些家长里短,中馈府务,比在外面同别人聊绫罗绸缎首饰珠玉要有收获。
众位独当一面的夫人都是姜姒往后的目标,她跟在夏容漪身旁见了不少人。
有面容严肃的严厉长辈,也有面容慈祥言语温和的,或是始终笑模样如尊活菩萨,但轻易不开口的。
众生百像,让姜姒见识了从前作为闺阁女儿时没见过的场面。
她在一旁听得专心,其他几位夫人也偶尔看她一眼。
这样的场合,愿意陪在长辈身边的小辈可不多,她们身边的女儿儿媳,一个两个都趁着宴会玩耍去了。
尤其是嫁进门的媳妇,婆媳关系难为,少见人愿意主动陪在婆母身边,安安静静坐着听人谈话的。
坐得久了,陆陆续续的,她们注意到姜姒和夏容漪之间相处融洽的婆媳关系,都不禁心生好奇。
不曾想,谢家阴差阳错的有了姜家一门亲事,姜氏这新妇,竟是个懂事谦虚的,还好学,不浮躁,不见小家子气。
看她这模样,不像只知儿女情长的,如此潜心地跟在婆母身边涨见闻,或许将来有能力担当大任,做个聪慧沉着的主母,倒是不错。
姜姒所作所为收获的风评再度两极分化,夫人们夸她谦虚好学,可在同辈人看来,她是不合群,没见识,只会跟在夏容漪身边讨好。
别人怎么想不重要,姜姒只记着宴席散后,打道回府,夏容漪一直待她笑颜以对。
末了,还和颜悦色地对她说:“想起来我那里有一方满螺钿妆匣,正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明日请早安,你带回去放着玩儿。”
她这话说是给姜姒赏好东西,实际上就是为了夸她今日懂事表现好的意思。
姜姒也不推辞,只说:“婆母赏的必定是好东西,我可不会放着玩儿,一定放在手边日日赏用。”
她诙谐夸张的语气,把夏容漪逗笑了:“你呀你呀!”
一套珍宝不算什么,今日的种种,都让夏容漪这挑剔人都找不出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