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知夏,能不能先给我来个茶叶蛋。”
闻着茶叶蛋的香味儿,李三郎想着昨天的味道,口舌生津。
时知夏笑了起来,拿起竹子做的捞勺,问他要几颗。
“先来三颗。”李三郎比了三根手指。
“行,大兄慢吃。”时知夏捞了三颗到碗里,放到桌上。
锅里剩下的肉汤,已经下了面条。
时知夏进厨房调了味道后,盛了三个碗。
“娘,吃完,咱们就开张。”
“李家大兄,面条来了,你慢慢吃。”
放下面碗,时知夏又捞了两个茶叶蛋,切开放碗里。
时九娘深深的吸了一口香气,端起面碗,先喝了口汤。
“好喝。”汤清无膻味,肉一抿则化。
作为点晴之笔的萝卜,一抿里面饱含美味的肉汁。
李三郎偷偷的闻了下骨头汤,没闻到膻味后,才下嘴。
等喝到嘴里,眼里全是惊艳,这可比时老爷子做的还好喝。
老爷子做的肉骨汤,舍得下大料压住腥膻味。
但是细品之下,还是可以尝到肉的膻味。
“好吃。”时知夏吃完了面条,点了下头。
肉还是没有处理到位,要是这里的猪腌割了,肉质会更好吃。
天有了些亮色,时知夏将铺子的木板挪开。
细雨绵绵,太学书院的学生有些人头顶书袋,有些人则是撑着油伞漫步小雨中,时不时背一下书。
“咦,时家肉汤铺开张了,不是关门好久了。”
“可不是,我还以为这个店铺不开了。”
“你们闻到了香味没有,好像就是铺子飘过来的。”
时知夏打开了盖子,陶瓮里咕嘟咕嘟沸腾的卤水,香味儿飘出老远,鸡子在卤水里沉浮,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骨头汤的香味儿,虽然没有这么霸道,但是闻起来有种细水长流的感觉,两种结合起来,竟让人不由自主的轻嗅。
“几位小郎君,用茶卤的鸡子,三文钱一个。”
“香喷喷的骨头汤,十五文一碗,小郎君要是不急,可以坐下来尝尝。”
铺子里有四张桌子,一桌能坐八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