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六零年代大厂子弟笔趣阁 > 第58章(第4页)

第58章(第4页)

“其实很简单的,就是搞竞赛呗,定下一个时间,哪个车间生产的产品最多,就奖励哪个车间的全体工人。这样奖励也不用拿出太多,还能形成你追我赶的氛围……”

谁知杨副厂长的话还没说完,两个车间主任就开始摇头了。

“杨厂长,这种方法在咱们啤酒厂并不适用。”一个车间主任反驳,“与那种能在同一车间完成所有生产的产品不同,啤酒的生产需要经过许多环节。咱们生产车间包括麦芽车间,糖化车间,发酵车间,包装车间。每个车间的工作都只是啤酒生产中的单一环节,你总不能让糖化车间的去和包装车间的竞赛吧?竞赛标准是什么?”

赵副厂长也接话说:“这个方法我们以前在包装车间用过,不过收效甚微。其他车间的人觉得奖励与他们无关,就容易磨洋工。上游原料供应不足,包装车间干半天歇半天。”

几个领导七嘴八舌的探讨了一通,一时也没什么可行办法。

许厂长看看手表,无奈道:“大家回去尽快想想别的办法,咱们集思广益。目前先按照原来的进度继续赶工吧。”

因着许厂长还得去市轻工业局开专题会议,厂里这个例会就只能暂时虎头蛇尾地散了。

戴誉是陪着许厂长坐摩电车去轻工局开会的。

放在他那个年代,领导干部出门开会,尤其是企业领导,哪个不是有公车座驾的!

然而放在这会儿,堂堂一个啤酒厂的一把手,出门开会却要坐公共汽车……

当然了,他们也是有公车的,两辆凤凰牌自行车呢!

只是轻工局位于市中心,他们从城郊骑公车过去,有点废腿……

在摩电车上,许厂长问了戴誉在赶生产这件事上是否有好的见解。

不过,戴誉对于啤酒生产知之甚少,几位厂领导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什么对策。

许厂长倒也没怎么失望,只让他空闲的时候也在这方面多思考一下。

戴誉点头应了。

今天这次出门,还是他第一次陪领导来市里开会。若不是来开会了,他都不知道市里居然开办了这么多工厂!

种类五花八门,生产什么的都有。

除了最常见的糖酒烟厂,还有见都没见过的金笔厂、墨水厂、缝纫机厂、溶剂厂、塑料厂。

当然了,他们第二啤酒厂的老熟人,市第一啤酒厂的领导也来了。

看着领导们呼拉拉地进会议室开会去了,整天跟着领导们到处奔波的秘书也终于迎来了解放,三三两两地凑到一起聊天。

戴誉也没闲着,他被市一啤的厂长秘书郭为民拉着,与市白酒厂的陈秘书一起聊天。

之前那次北京之行,他和郭为民在同一屋檐下住了五六天,关系自然比在场的其他人熟一些。

今天轻工局开会的内容就是跟促生产有关的,所以这些秘书的谈话内容也在围着最后一季度的生产指标打转。

陈秘书得意道:“我们厂今年的生产指标基本完成了,你们两个厂的怎么样?”

戴誉刚刚还看到白酒厂厂长背着手锁着眉,一点也不像是完成指标接受表扬的。

要说是来挨批评的还差不多。

郭为民说:“我们厂也还行,还有不到百分之九的指标。”

两人一起看向戴誉,等着他回话呢。

戴誉没急着答复,而是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市一啤的完成情况。他觉得市一啤的水分也不少,按照这个进度,他们厂今年是要超额完成任务了。

不过,据他所知,市一啤去年的生产指标是将将完成的,前年更是因着闹饥荒,生产原料短缺,有近两成的指标没能完成。

难不成一啤今年要放卫星了?

这俩人咋回事,午饭还没吃呢,就跟喝高了似的,还胡吹上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