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灰侦探九鱼独阅读 > 第96章(第2页)

第96章(第2页)

诺丁汉没有蒸汽机车车站。

这个事实或许会令很多人感到错愕。毕竟在蒸汽大革命与机械大发展后,人们对每一种能够用蒸汽驱动的机械都保持着强烈的热忱,甚至于痴迷的态度。而在蒸汽机车被发明出来之后,没有哪种交通工具能够比得上它的高速、平稳与大载量。而且它还有一个令人向往的优点,那就是洁净。虽然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种蒸汽机车会不断的抛洒下灰黑色的烟尘,从烟囱里喷出带有浓烈刺激气味的蒸汽,实在不能说有多环保,但无论如何,它也要比那些随地拉屎撒尿的骡子或者马干净多了。

或许出于这个原因,蒸汽机车的发展速度超乎寻常的快,以伦敦为中心,它在几十年间迅速的向着四面八方辐射,从郡到郡,从城市到城市,再从乡村到乡村,铁轨犹如春日的藤蔓那般肆意生长。一座城市里,如果没有一两个蒸汽机车的车站,简直叫人难以相信,更有一些大城市仿效伦敦,是在市区内也铺设了机车所需要用的铁轨,增设车站,大量减少了市区内出租马车和马匹的使用。

当初诺丁汉市政府的官员们正是被这种景象所打动,才想要引入蒸汽机车。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方案才提出来,就遭到了民众的一致反对。民众们之所以反对,不是担忧引入机车的资金不足需要他们捐款或是增税,也不是不愿相信蒸汽机车足够安全快捷,他们只是单纯的讨厌这种在蒸汽大革命后被发明出来的东西。

这里我们要说起一个很少被提起的名词,那就是在一百多年前曾经遍及了整个大不列颠岛的卢德运动,它有一个更加通俗简单的名字叫做摧毁机器运动。

那时候蒸汽大革命方才萌芽,但已经有了以蒸汽为驱动力的纺织机,诺丁汉从十三

世纪开始就是羊毛以及羊毛纺织品的大出产地。这里百分之六七十的人都在从事与之相关的工作。煮羊毛、洗羊毛、梳理羊毛,将羊毛纺成线,送上织机织成布匹,或是拿来编织成披肩、手套和帽子等等等等,诸如此类,这里的工人数以万计,他们几辈人都靠着这门手艺过活,以为今后也能靠着这门手艺继续平静度日,就和他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那样,但灾祸总是来的猝不及防,仿佛一夜之间,所有的纺织工厂都换上了轰隆作响的蒸汽纺织机。

这些纺织机不但可以一下子完成很多人的工作,还不会偷懒,疲倦或是粗心大意,更不需要工资,它们只需要一点煤炭和机油,偶尔换几个零件——成群的工人被赶出了工厂,他们失去了工作,衣食无着,身后还有衰老的父母,茫然的妻子与嗷嗷待哺的孩子——他们憎恨这些机器,认为是这些机器夺走了他们的工作,于是,他们冲入了工厂,将这些黑黝黝冰冷冷的大家伙全部砸碎。但这样的行为并不能让他们得回自己的工作,虽然机器被捣毁了,但比起需要报酬,需要吃饭,需要休息的人类来说,可以日夜不休,勤勤恳恳一刻不停工作的机器,显然更得工厂主们的青睐——这些绅士们宁愿将工人投入监狱,再次购买机器,也不愿意重新雇佣他们,好让他们的父母和孩子不至于饿死。

在源源不断的产出与工厂主丰厚的利润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即便几十年后,这里的民众终于与机器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状态,他们却仍然警惕着所有的新事物,并且对此充满了反感与恶意。

市政府最后也不得不妥协,毕竟蒸汽机车和轨道都是没法被彻底保护起来的东西。这里只有治安官,没有警察,就算有警察,也不可能每时每刻监视着每段铁轨。若是有人心怀不满,破坏了铁轨或者是焚烧机车的话,一桩好事就要变成坏事。

所以迄今为止,诺丁汉还是少数没有架设铁轨与蒸汽机车车站的城市,利维与威廉在距离诺丁汉最近的一个市里下了车。在车站附近,他们租借了两匹好马,两人策马前往诺丁汉。

不得不说,诺丁汉的丘陵与原野还是很美的,珍珠色的晨光慷慨的倾泻在这片土地上,成片的鹿茅草上缀满了细小的露珠,它们在晨光中折射出犹如钻石一般的光芒,令得整片小坡犹如一位公主展开的裙摆,

紫红色的岩蔷薇、杜鹃花,黄色的雏菊与乳白色的酢浆草一小堆一小堆地簇拥在小径两侧。

丘陵的曲线柔和而妩媚,甚至超过了半恶魔之前所见过的任何一位女士,蜿蜒前行的小径则如同系在腰间的裙带,以一个优美而典雅的姿态盘旋在其中,时而隐没在丘陵后,时而展露在阳光下。

他们沿着这条小径向前的时候,看到了一处密林,密林中有守林人的小屋,小屋周边还有几片零散的耕地,里面种植着蔬菜与香料,穿过树林,迎接他们的则是一排显然经过精心修剪的红叶石楠,这排红叶石楠应该是被作为树篱使用的。在这个时代,人们要划分领地界线,在一些天然界线,譬如溪流之外,通常都会采用树木或是灌木为主体的树篱,见到树篱就意味着他们距离这里的村庄不远了。

果然,越过树林后,他们就见到了一望无际的田地,田地被打理得非常仔细,整齐,这里没有成片的密林,只有一些稀疏的树木,这些树也不是什么有价值的乔木,只是一些常见的水蜡树或者是山毛榉。

他们也看到了村庄,红褐色的屋顶与涂刷了白垩的墙面,黑色的水井,吵吵闹闹的鸭子或者是鸡。

随着眼前的道路渐渐变得宽阔平整,走在路上的人也在增多,从天地交界的地方,他们也能隐约看见一座灰色小城

的轮廓。

在廉价水泥被发明和普及之前,当地可开采的石材是什么颜色,建筑就是什么颜色?诺丁汉也不例外,从地面到广场,从教堂到城堡,再到普通居民的住宅,都是一种忧郁而暗沉的颜色——来自于地下的灰色砂岩。

诺丁汉并不是一座平整的城市,与位于盆地底部的伦敦不同,它和罗马一样是一座丘陵上的城市,道路也因此蜿蜒起伏,时断时续,两侧是鳞次栉比的小店铺,这种店铺如今在伦敦已经很少见了,一些店铺甚至没有玻璃窗,还用着沉重的木门窗。

“你要吃点东西吗?”威廉问。

“我对人类的食物没有太大的需求。”利维客气地回答道:“您呢?”

“我带了点饼干,”虽然利维说他没有需要,但威廉还是分了一半给利维,两位绅士,一边咬着饼干,一边牵着马,慢慢的行走在凹凸不平的石子路上,有人不断地从他们身边经过。

“前面发生了什么事吗?”威廉突然问道,他看见有不少男士,或许还有几位妇女正兴高采烈的往一个地方拥去,仿佛那里发生了什么——那肯定是值得他们耗费宝贵的劳作时间一探究竟的有趣事,半恶魔的听觉当然胜过了威廉这个人类——“也不是什么大事。”他说,“有人正在拍卖老婆。”

“拍卖妻子,现在还有这种事情吗?”威廉惊讶地问道。

“为什么不能,总有讨厌妻子的丈夫,也会有讨厌丈夫的妻子。”

说着话儿,威廉也已经看到了人群的目的地——一个小广场,广场的中央已经站着一个肥胖的男人和一个瘦弱的女人,女人的脖子上被套着一根绳索。她的男人就像是牵着一条牛或者狗那样牵着他向周围的人展示。

拍卖妻子是一桩符合人性,但不符合法理的事件。在旧教依然统治着这片土地的时候,夫妻是不允许离婚的,他们只有等一方死了,才能够摆脱这桩婚姻。而且即便有亨利八世开了离婚这个头,新教对于解除婚约这件事情依然十分慎重,而且暧昧。

我们之前说过拜伦的妻子再忍受不了这位诗人丈夫的放荡之后,向法院提出了离婚。但这种离婚诉讼几乎只有有权有势的人才有可能提起并完成,因为它很贵,从提起诉讼最后所需要的一系列手续费,文书费,律师费,开庭费用等等,总计要达到三千金镑,三千金镑,我们现在也能知道,那是一笔多么可观的财产。

普通的工人和农民当然不可能出得起这笔钱。在城市中的工人还好,他们很少会有正式的婚约,他们通常只是住在一起,如果条件允许就生儿育女,但如果要分开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失踪的丈夫或者失踪的妻子比比皆是。

但在村庄里,要做这样的事情就会比较困难。在这个时代,大部分农民终此一生都不会离开自己的家乡。那么,当一对夫妻实在过不下去的时候,他们该如何摆脱束缚呢?这里就要用到一条习惯法,习惯法就是指在乡间或者在城市里人们习以为常的种种规定所演变成的法律。而这条习惯法甚至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