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枝满意地看着满满当当的桌子,一锅酸萝卜炖鸭,辣炒兔丁,蒸大肉,茭白炒肉丝,韭菜炒蛋,炸茄盒,镇上买的两样现成的炸货,素的还有芥辣瓜和冬瓜汤。
正好十个菜。
二堂嫂一过来先是吃了一惊,“这么多?今日是什么好日子?在家整上席面了?”
徐泽笑着提醒道:“两篮子鸭蛋,陶东家都卖完了,她请咱们的。”
“原是这样,那我可要好好的吃上一顿了。”二堂嫂笑得牙不见眼。
待众人都落了座,徐泽给先给陶枝倒上一碗甜米酒,与她碰了一下碗,笑得露出一口白牙,“我这个人没什么出息,只要我媳妇儿高兴,我也高兴。借今日这一碗酒,祝愿你的鸭子能养得越来越好,销路不愁,往后日进斗金,来日枕着金砖美美的睡上一觉,做一个万事不愁的小富婆。”
徐泽的话把大家都逗笑了,虽糙些,却听得人心头火热。
陶枝把碗里的酒喝了,喉头滚动,心口莫名有些酸胀,她动情的说:“我也要多谢你一直鼓励着我。”
二堂嫂也拉着二堂哥起身,她端着碗敬陶枝,“多谢妹妹的一桌好酒菜,除了我娘,你是头一个这般真心待我们夫妻俩的亲人。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候,还把这么好的活儿留给我们干,又时常照拂我们,大恩大德,我们俩无以为报。漂亮的话我也不多说了,往后我们定然尽心尽力,不辜负妹妹对我们夫妻俩的信任。这一碗。我们俩都干了。”
一番话,说得姑嫂俩眼眶中的泪都差点出来了。
徐泽见不得她们哭,起哄道:“你们快喝啊!二哥闷不吭声的一碗酒都干完了,你们还端着呢?”
“干了。”两人也一饮而尽。
陶枝又倒了一碗回敬他们,她由衷的说:“愿咱们的日子一日比一日红火,只要好好干,从前不敢想,不敢做的,将来也一定能心想事成!”
第85章
此后,每隔一日,徐泽就赶着牛车送陶枝来镇上卖鸭蛋。只是两人得早起,才能在菜市里头占到好位置。
这两天,一个卖竹篮子和草兜的半大小子缠上他们了。他们在哪儿摆摊,那小子就挑着担子跟到哪儿。
他把十来个草兜串在胳膊上,腰上还挂两个小小的竹篮子,在他们摊位前晃来晃去,趁机向买了鸭蛋的客人兜售道:“您看您买了蛋,也不好拿,别放在褡裢里碰坏了,到我这儿买一个草兜,就两文钱,提着方便。我这儿还有半大的竹篾篮子,装十来个鸭蛋刚刚好,五文钱一个,也不贵,拿回家了还能装些杂物。”
那老汉听完便要了一个草兜,付了铜板给他。
陶枝看了笑着和徐泽说:“这小子也是会做生意的。”
“这分明是赖上咱们了。”徐泽“嗤”了一声。
蹲在前头挑鸭蛋的胖大婶也听到了,她笑眯眯说,“别怪人家赖上你们,前几日我买了五个鸭蛋用菜篮子提回去,还真碎了一个。鸭蛋一个三文钱呢,可把我心疼坏了。要我说,你们也该编些草兜,买的多了送上一个,鸭蛋装上不易破,你们也有了个好名声,传扬出去也能招揽顾客,岂不是两相便宜。”
陶枝一听也觉得还真是这么回事,点了点头,说:“您说得有理,赶明儿我们也编一些拿过来。”
“好了,这回还是要五个鸭蛋,这是十五文钱,你收好。”胖大婶起身。
陶枝让徐泽去那小子手里买一个草兜过来,又追上前去把东西塞到她的菜篮子里。她笑着说:“婶子,这草兜您拿去把鸭蛋装好,这回还要多谢您提点。”
“哎哟,你这丫头还真诚实,竟还花钱买了特地给我送来,那我便收下了啊。”胖大婶倒没客气,挎着菜篮子喜笑颜开的走了。
“吃着好您常来啊。”陶枝把人送了两步才打转身。
这时早市也过了,也有些人陆续收摊回家了。
陶枝看两口竹篮里的鸭蛋还剩一半,便和徐泽坐在地上商量。
她心绪不佳,语气也有些沉闷,“咱们的鸭子如今每日能产七八十枚蛋,蛋越攒越多,买的人越来越少了……”
“鸭蛋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也就镇上的人住得紧凑,没地方养鸡养鸭的,才上咱们这儿买上一些吃。鸭蛋的腥味也比鸡蛋重,炒上吃个两回就罢了,也是真爱吃这一口的,才能回头再过来买。”徐泽说。
“我也想到了这个,但总要想着法子卖出去,天气也热,就怕放坏了。”陶枝顿了一下又说,“我琢磨了一下,方才那婶子说的很对,往后来我们摊子上买鸭蛋的,买够五个的,就送一个草兜,买够二十个的,就送一个竹篮子。”
徐泽抓了抓后脑勺,撇嘴道:“我可没功夫去编这些,天气凉下来了我还得进山呢。”
“不用你,你忙你的去。这又不是什么难事,会编草鞋的就会编草兜,况且咱们村里水田多,家家户户都有稻草,得闲的时候能编几个草兜卖钱,定有不少人愿意干这个活儿,我隔几日就在村里挑好的收上一些。”陶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