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七零年代小知青快穿 > 抵达(第2页)

抵达(第2页)

董琳笑着道:“就剩这点了,今天干脆给大家一起吃完去。”

腊肉是蒸在米饭里的,充分让每一粒米饭都润泽到腊肉的香味和油光,她拿起碗给大家分饭,不多,一人碗里就薄薄的两片,但这已经让大家超级满足了。

除了腊肉,桌上还有丝瓜炒蛋,豆腐炖小河鱼,凉拌黄瓜,都是很下饭的菜,有荤有素,看得大家胃口打开。

先吃好喝好把肚子填饱,身心舒坦了,大家才开始互相自我介绍,老知青们你一句我一句地把整个大队的情况给新知青们介绍一番。

杨家彤这才把知青点里的人都认识全。

除去她们新来的和她姐,老知青里还有两男两女。

看着个子小小的,脸蛋圆圆有一颗小虎牙,性子很活泼的,是王卫敏,老家在松市。

杨家彤原先以为她年龄应该比较小,但听完介绍才知道她竟然是知青点里的老大姐,算是资历最长的,下乡到这儿有6年了,当初和她一同来的还有另两个知青,只是那两人相互看对眼喜结连理,后来自己建房子搬出去了。

长得最高大的是常兴平,也是京市来的,如今是下乡第4年,估计是家学渊源,下乡来的时候还背了一套老旧的工具包来,现在时常帮大队里修理农具,会一些机械方面的知识。

杨家彤目前观察下来,这人似乎不太爱说话。

董琳长相清秀,性子偏文静,她也是17岁下乡的,今年20岁了,家乡是金陵。

另一个男同志龚吉则是典型的大方脸长相,这人和杨家彤姐妹俩一样,都是本地下乡,只不过他是隔壁县的。

王卫敏好奇看了会儿杨家彤,对杨家梅说道:“家梅,你们姐妹俩长得不怎么像哎,眼睛鼻子嘴巴没一个像的地方。”

杨家梅性格风风火火,眼睛偏细长有些往上扬,颧骨有些高,脸上线条硬朗,每次眉一挑嘴一撇就有种不好惹的感觉。而杨家彤杏眼鹅蛋脸,一笑就是那种很乖乖的样子。

杨家梅都习惯别人这么说了,道:“我们家三姐妹都长得不怎么像。”

二姐最像她妈,她有些像爸爸,至于老五则更像外婆的长相。

这个时候大队里有人搬了三袋粮食来,杨家彤分到一袋,打开一看,米有些黄也有些碎,一般大米,一般粗粮,每人共70斤。

杨家梅在一旁说道:“大队看在你们是新来的份上,这回给的是去好壳的米,等下回分粮分的就是毛稻了,得自己用大队的石磨和土砻去壳。”

去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数量多一些,都得花小一天的时间。

王卫敏看到三人收到粮食的高兴样,说道:“我们知青点是不吃大锅饭的,自己的粮食自己收好,每天早上把中午要吃的米洗好装进饭盒,放进锅里一锅蒸,自己吃自己的。”

“水南大队的地方多,知青点边上的空地也多,所以大队允许我们自己每人开荒出半分地当自留地,你们以后有时间就慢慢把地开出来,往后想吃什么菜、能吃到什么菜完全看你们自己种什么。”

“只有双抢那段时间,大家一块儿吃,每天轮流提前回来做饭。”

“用水的话,知青点有个大水缸,大家轮流打水,轮到自己的时候,每天早上把缸里的水打满,之后空了继续打。”

“暂时就这些事,后续你们有什么问题直接问我们这些老知青就行。”

她见大家认真听着,顺便把住房安排也说一下,“我们知青点现在一共是有五间住的房子,大小都一样,三位男同志占两间,你们自己分,我们五位女同志占三间。”

杨家梅看了眼妹妹,挑眉问道:“你是跟我一起睡吧?”

杨家彤肯定地点点头。

几人的眼神转向李红英。

董琳道:“你是要和我一起住,还是和敏姐?”

按道理来说,她和王卫敏相处的时间更长,感情更好,住一起肯定是选择和王卫敏,但是这会儿她与王卫敏都不想放过住单间的可能,所以就看李红英怎么选了。

李红英看看两人,“那我和琳姐你一块儿吧。”

琳姐看着性子更温和一些,话少一些。

王卫敏高兴地对着空气击了一拳,嘿嘿,住单间舒服啊,接下来她至少能住上两三年单间了。

董琳对着李红英温和一笑,“那把你的行李提过来吧,早上安置好早点休息。”

男同志那边也选好了,几人各自散了。

杨家梅把餐桌收拾完去刷碗,指了自己的房间:“你自己把东西搬过去收拾好,地盘咱俩一人一半。”

“知道了。”杨家彤提着东西走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