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贵女只想当咸鱼 > 搭台唱戏(第1页)

搭台唱戏(第1页)

寿安堂的卧房里,伯爷陆振南听着外面的吵闹,想爬起来,却没有一点气力。

气急之下,胸口气血翻涌,竟是生生呕出一大口黑血:“叫,叫二娘进来。”

寿安堂当即陷入了兵荒马乱,显然现在已不是继续打口水官司的时候。

陆九爷只将今天这一档子事盖棺定论,对陆风华的惩罚不变。

除了孙氏慌乱地进了伯爷跟前外,其余人等就各回各的院子去,再不许惊扰了伯爷养病。

陆昭华现对着卧房处恭敬地行了一礼,这才轻手轻脚地离开寿安堂。

回灼院的路上,她故意忽视了玉儿委屈的神情,只一个人埋头走。

以陆昭华对父亲的了解,他是一个非常注重规矩,且顾念旧情的人。先夫人谢氏的死后,他一直觉得对陆月华和陆风华颇有亏欠。

所以,孙氏今日就是说出一朵花儿来,陆风华的世子之位也不会被夺。

除非,陆风华真的做出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戏台子都搭好,大闹了这么一出,孙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只怕……

想到这里,陆昭华不由犯了愁。

依照律法和陆昭华道听途说的启朝民风,想要让陆风华既不被官纠,又严峻到父亲非要夺了他的世子之位的法子,估计还是要落在女人上。

孙氏既然已经出招,那之后指定有得闹腾。

陆昭华想去探探那个燕儿姑娘究竟什么情况,可眼下她一个小姑娘,总不能亲自去问柳巷吧?

唉!陆昭华心里轻叹。

陆风华被孙氏养的性子莽撞,没有城府。只怕到现在都没有意识到今日之事的蹊跷之处。

大姐姐出阁前连她都提点了,陆风华作为亲弟弟,想来应当也是提点过的。只是不知,这其中的弯弯绕绕陆风华能听进去多少?

陆昭华有些感伤,独自坐在窗前,望着远方弯月。

能够生在伯府,从前她觉得自己还是很幸福的,并且心怀感激。

府里除了母亲对她稍有刻薄外,其他人都是待她极好的。

父亲病重前,几乎每日下朝后,都会将他们五个孩子叫到身边亲自教导。

兄弟姐妹间的感情向来很好。

前年华北闹了饥荒,恰逢二哥哥童试中了秀才,迈出了科举第一步。父亲大喜过望,在汴京西郊搭了棚子带着他们五个孩子出府施粥。

难民们衣着残破,面黄肌瘦,看到粥罐送上来,纷纷伸出干瘦的手臂来抢。

父亲特意叫五个孩子各掌了一柄大勺,却没有定出施粥的章程。

二哥哥仁善,看到背着大脑袋孩子的干瘦妇人,瞬间红了眼眶。

可他也莽撞,当即就将勺子朝罐底用力一掏,硬是盛出小半勺香米,一股脑都倒进了那妇人碗里。

结果他还来不及放下勺子,难民们就一窝蜂地扑上来,怨他不公平。若不是有伯府护院在一遍守着,只怕粥棚都要让打塌了。

那会子四哥儿陆晨华还是个六岁小豆丁,小小年纪便扯着嗓子和难民们争,说到愤恨处,竟是蹲在地上抓起一把沙子就投进了粥罐:“真是刁民!小爷我就是将这粥都放馊了,也不会叫你们吃着一粒米!”

后来回到伯府,父亲说二哥儿愚善太过,行事毫无章法,也说四哥儿心胸狭隘,行事过于狠辣。

他在书房亲笔写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又叫了五个孩子通通站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将这道理掰开揉碎。

如今父亲病重了,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教导他们。

只他常挂在嘴边那句“世道不由人,唯愿我的哥儿姐儿,能平安顺遂地过好这一生。”一直回荡在陆昭华耳边挥之不去。

那时的陆昭华又怎会想到,出身在堂堂伯府这样的高门,竟然也是这般飘零?

倘若陆风华出了事,她作为亲妹子定然是要受牵连的。名声落地都是小事,最可怕的是这会影响了她的亲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