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从外面走进来,
她小心翼翼地递上了资料:“先生,这是最新的公关活动安排,一些编剧工会的资深成员会参加这一次公关活动,可以帮助到无耻混蛋和拆弹部队。”
“嗯!”
哈维闻言,微微地点了点头。
隨后,秘书见哈维的情绪还挺好,將一份新鲜出炉的纽约时报送到哈维手上:“今天的纽约时报有一份布鲁斯的专访,你让我一直注意他的动向的!”
“哦?”
哈维闻言,来了一点兴趣,“没想到他跟纽约时报的关係这么好,可惜他没有找到我关係好的那几家媒体,让我的计划失败了!”
他接过秘书手中的报纸,翻动起来。
在他看来,
顾北顶多是出一些反驳抄袭爭议的言论,
但这可没有办法打消很多人內心的疑虑。
只要奥斯卡评委担心把將颁给一个有可能被证实为抄袭的电影,那么最终出於保守的选择,以反战思想为主的拆弹部队,就是最契合当下时代的选择了!
然而,
当哈维找到顾北那篇专访时,
却发现专访的標题是『探访爱乐之城背后的故事,
而不是更加精准的反驳抄袭爭议之类的標题。
哈维还有些疑惑,但第一个问题问的就是『爱乐之城是如何创造出来的,这个问题明显就是衝著反驳抄袭言论而来的。
顾北回答再一次出乎了他的意料,
依旧完全不提抄袭爭议,
反而是说:“其实最早出来的剧本是艺术家,当我把这本剧本放在麦可面前,他看完之后觉得我的想法实在是太大胆,无声电影已经绝跡,歌舞片都比无声电影胜算要大的多。
麦可以为这能够劝退我,却不想我早就有拍歌舞片的想法,於是最后顺著艺术家的舞蹈,衍生出了爱乐之城。
这两部电影互为正方面,
艺术家是过去的时代思考先进的思想,
爱乐之城则是现在的时代思考復古的思想,
两部电影中间就是好莱坞的黄金时代,所以我將它们命名为黄金时代两部曲,就是为了探寻时代变迁过程中,那些变化与不变化的人和事!”
哈维看到这里的时候,脸色微微一变。
他能够想到过顾北很多种反驳的方式,
有可能是愤怒地反击,也有可能是冷静地回应,甚至还有可能是情真意切地感染,
唯独没有想到顾北的办法是,
利用『黄金时代两部曲这个概念,
將自己从自证陷阱之中跳了出来!
他在不断加强艺术家和爱乐之城的联繫,那么你说我爱乐之城抄袭,是不是艺术家也是抄你的?
歌舞片、音乐片、爱情片这些都还有很多人在写,
说抄袭还能够有一点逻辑,
但黑白无声电影,
艺术家就是独一份的存在!
再往前可能就得是大卫·林奇的橡皮头,
可是橡皮头也只是黑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