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督,中左所城甚是坚固,郑赓、杨应选有六千之众,若据城而守,我军又缺乏火炮,恐怕不易攻克呢”,望着高大的中左所城墙,后提督吴淑露出难色。
“郑赓昔日屡次挑衅,本帅皆下令避退,已经让其滋生轻我之心。今日吾只带十艘鸟船、二十艘快船前往,他欺我船小兵少,又见前番我屡战屡退,必然出海来战。待诱其远离后,一鼓歼之,城便易破矣”,刘国轩倒是胸有成竹,只带三十艘小船、一千水兵出战,命吴淑引大军藏于鸟尾附近海域。
见前番一直被己军袭扰不敢还击的郑军忽然来攻,郑赓、杨应选、刘学正诸将先前还有些担忧,但见对方打的是“手下败将”刘国轩的旗号、又仅有三十艘小船后,郑赓轻蔑地一笑,“贼军自来送死,本镇便成全他们”,说完便要带着本部出海迎战。
“郑总镇且慢,敌人前些日子一直避战,忽然来袭,须防有诈才是”,杨应选慌忙劝阻。
“是啊,总镇,敌人素以海战称雄,怎么只派这些小船来,会不会是诱饵?”刘学正亦有些狐疑。
“诸公不了解这刘国轩,此人作战讲究一个‘快’字,最喜欢乘开浪船(鸟船、快船又称开浪船)在沿海来回奔驰劫掠。可惜喽,这些小船航速虽快,火炮威力却不足,远不及我军船大炮猛。可笑此人不过因为讨伐岛上的几个生番部落立了点战功,便被郑经那厮捧到天上去,此番定要擒杀此人,给郑经一点利害瞧瞧!”提及族侄郑经,郑赓的脸上闪过一抹厉色,任谁劝说都不听,率大小战船八十余艘、水师三千,出海迎战。
他的船队不仅比刘国轩的船队数量多,其中更有许多体型巨大的福船,以及哨船、冬船、鸟船、快船、艇船、钓船之类,甫一交战,猛烈的炮火便将郑军船队牢牢压制,打得对方好几艘战船中炮起火。
“转舵~撤退”,刘国轩虎吼一声,麻利地指挥部下掉头撤退。船小好掉头,郑军迅速掉头逃窜。
“升满帆~加速追赶~”郑赓如何肯让煮熟的鸭子飞掉,指挥部下紧追不舍。行至鸟尾附近海域时,忽然炮声大作,吴淑领百余艘战船从荒岛后杀出,截断卫军退路。
“不好!撤退~快撤退~”见有伏兵,郑赓明白自己上了当,慌忙下令撤退。忽见一艘鸟船飞快地朝自己冲来,船头的“刘”字旗分外醒目。临近时那船猛一转舱,二船接舷,放下甲板,一条粗壮的黑汉纵身一跃,蹿上船来,手中腰刀左右闪动,杀得卫军东倒西歪。不是刘国轩又是何人?
“都督别来无羔”,刘国轩戏谑地称呼昔日郑赓在郑军中的官职,狞笑道:“今日便送您去见令兄(指已死的同安伯郑鸣骏)”。言罢飞起一刀,快到郑赓来不及反应,人头便已落地。
歼灭郑赓部水师后,刘国轩复引军来攻中左所城。守军的士气随着郑赓被杀,跌落谷底,没抵抗多久城池便被攻破。杨应选、刘学正慌忙驾船逃命,二人皆是吴周降将,陆战的本事了得,操舟的水平却普通,很快便做了郑军的俘虏。
刘国轩命后提督吴淑留守中左所城,并在浔江海边筑起浔尾寨,与高崎寨成犄角之势拱卫所城,又率军来夺海澄县。原驻海澄的卫军总兵宋国辅已率主力与总兵李发美共取镇海卫,城里的守军不多,很快便告失守。
连夺二城之后,刘国轩并不满足,准备继续出兵攻打围攻镇海卫的卫军,不料却收到一连串的坏消息。
首先是镇海卫城丢了。镇海守将刘应麟本是耿藩降将,因为秉持汉胡不两立的观念投靠郑氏。不过他的麾下只有两千多兵马,而攻城的卫永宁总兵宋国辅、鹤丽总兵李发美的部下却有一万精兵,虽然拼死抵抗,终究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后本人战死。
接着漳浦县也失守。攻打漳浦的卫总兵陈辉、魏明本是吴三桂封的浙闽总督林天擎部下,随林天擎一同降了大卫国。其部虽有约一万之众,却并不精锐。然而郑军漳浦守将苏勘畏惧大卫国的兵锋,居然不发一矢投降。
漳浦县和镇海卫的失陷令铜山所守军成了孤军,总兵郑哲顺是郑经宠臣冯锡范的心腹,自然不肯投降,率领四千守军死战不退。攻城的武定总兵韩天福、临安总兵李玉彬乃是吴周降将,急着立功自固,攻得异常凶悍,可在守军的拼死抵抗下,伏尸千余具仍毫无所得。然而,当郑哲顺得知漳浦失守的消息后却失去了坚守下去的勇气,带着八十多艘船撤往澎湖。
他的运气不太好,撤退途中遇上了两广总督满都拉图率领的攻打澎湖的广东水师。见前方出现郑氏船队,满都拉图以为自己的行踪被澎湖水师发现,下令主动攻击。实际指挥广东水师的潮州总兵张国勋充分利用己军的兵力优势,命海丰参将高亮福、碣石卫参将高亮祯各领本部船队从两翼包抄郑军。陷入重围的郑哲顺丝毫不惧,率部下奋力突围。激烈的海战持续了整整三天,郑军数次突围又数次被追上,最终郑哲顺中炮身亡,部下仅逃出七艘快船,不过却给了卫军极大的杀伤。卫碣石卫参将高亮祯船沉人亡,水师将士伤亡高达两千,足足三十七艘战船被击沉,更重要的是延迟了广东水师抵达澎湖的时间,打破了卫军两路夹击澎湖的计划。
漳浦县、镇海卫、铜山所的相继失守意味着漳州府境内再无郑军势力,然而对刘国轩来说这并非最坏的消息。真正令他心神剧震的是:延平王郑经的大军居然败了!
乾元二十九年(1673年)四月九日午时,同安湾郑军水师中最大的一艘战船上,“招讨大将军”和“延平王”旗号赫然可见,郑经端着千里镜平静地观察着同安县双溪口一带的出海口,不知在想些什么。
“藩主,臣已派人打探明白,围攻同安的卫军只有一万五千,我众敌寡,可速击之”,宠臣冯锡范兴冲冲跑了过来。他是郑氏元老、前工部尚书冯澄世之子,对郑经忠心耿耿。
“莫慌”,郑经放下千里镜,手指同安东南方出海口处的丙州岛微笑道:“智者用兵,未思进,先思退。若在此筑土城一座,我军无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