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馒头简直像雪一样白,这样细腻的面粉别说买了,我这辈子连见都从未见过!”
古代比不得现代工业化的机械生产,制作工艺相对简陋,单用磨盘难以生产出精细程度更高的白面来,面粉常常掺杂麦麸,色泽发黄,口感不佳。
当然现代人受健康问题困扰,重新重视起“全麦杂粮”的价值来,这已是后话。
余青带了思维惯性,听刘三娘这样一说,才真切意识到这些身边习以为常之物的珍贵来。
“掌柜的要是觉得可以,不如就拿这馒头做招牌,我再做些农家小炒作为配菜如何?”
“先不急敲定,容我想想。”
刘三娘这话一下子启发了余青。
这个方案虽好,但还有一些可以再调整的地方。
其一,馒头到底是主食,新奇劲维持不了多久,除非要以量大价优取胜。
其二,馒头不能单独食用,一顿正餐做下来,翻台慢不说,还得有专人洗菜切菜炒菜,一来二去要付出更多低价值的劳动。
其三,余青还真不确定外卖系统的购买上限是多少,能不能足以支持日常大批次地进货。
白馒头已经稀罕至此,那能不能找出卖点更鲜明的产品呢?
余青大致在脑中梳理出大致框架,最好打造出一个客单价足够高、处理速度足够快、人力消耗足够小的爆款单品。
等下回房间在系统里面按照这个条件筛选一下看看吧。
“对了三娘,还有件事想和你打听一下,你对县令家有了解吗。”
刘三娘听这话马上变了脸色,慌张摆手。
“本地县令之位长年空缺,不然就是来了两三个月,屁股还没坐稳就借口辞去了,毕竟……断魂坡这地界的情况你也清楚,直到一年多前这位走马上任。”
“县令那样大的官,我一个平民百姓能有什么接触,只知道现在这位大人姓秦。”
刘三娘不忍心余青失望,想了想又补充道。
“不过我之前不是给人洗衣服嘛,手艺还算过得去,要价也不高,这些大户人家有时会送些不紧要的过来给我处理,因此一来二去认得一两位秦府下人。”
“掌柜的若想知道什么,我可以尽力去打听。”
余青其实是想问贺涧书。
他扮乞丐的时候,寒酸穷困的气质与断魂坡全然融为一体,然而转天又可以披上锦服摇身一变,摆起公子哥的架子来。
着实是个奇怪的家伙。
“今日见到一位贺衙内,县衙上下连主簿大人都要给他几分面子,好威风的样子,听说是秦县令的内弟?”
“没听说有什么贺衙内,倒是有一位秦衙内,是县令家的公子,年龄也就和阿兰差不多大吧。
县令夫人我知道的,姓钱,出身有名的商贾世家,钱氏夫人如何会有姓贺的弟弟呢?”
“谁知道呢,也许是表弟吧……”
余青喃喃自语。
“你们聊什么呢这么投入?”
阿兰好奇,自己开门的声音竟都没有引起她们的注意。
“三娘,小石头已经睡啦,掌柜的,剩下的就交给我吧。”
阿兰欢快地跑进来汇报任务,一边挽袖子,一边想把余青从板凳上拉起来。
“好阿兰,那你先去睡吧,碗盘已经洗好了,剩下这些你也不会弄,我很快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