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穿越网球王子女主文 > 初步尝试(第1页)

初步尝试(第1页)

迹部景吾的默许并非热烈支持,更像是一种不带期望的观察。他并未将琉璃所谓的事业放在心上,或许在他看来,这不过是贵妇人间另一种形式的消遣,用以排遣婚后或许存在的无聊时光。他能提供的,仅仅是不加阻拦,以及吩咐管家在“不过分”且“不损害迹部家声誉”的前提下,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便利——例如,提供几家或许合适的供应商参考名单,或是当她需要了解某些商业注册流程时,让法务部门的人简单解答几句。

然而,这点有限的空间对琉璃而言,已如久旱甘霖。她小心翼翼地把握着分寸,坚决不越过那条无形的线,不去动用迹部家的权势与金钱。她动用了自己从飞鸟院家带来的、法律上完全属于她个人的嫁妆积蓄。这笔钱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足以支撑她一个微小却纯粹属于自己的起点。

选址她费尽心思。繁华的商业中心固然客流如织,但租金高昂且氛围喧嚣功利,与她设想中专注设计与品质、寻求知音的品牌调性不符。她最终挑中了一处隐匿于都市繁华缝隙中的艺术街区。这里画廊、独立设计师品牌店、咖啡馆林立,梧桐树荫掩映着风格各异的门面,来往行人脚步不自觉放缓,带着些许探寻与欣赏的目光。她租下的铺面不大,临街,有着一整面明亮的落地窗。楼上空间稍显逼仄,但足够安静,适合作为设计和办公区域;楼下则规划为小小的展示厅。

装修全程由她亲自操刀。风格上,她极力融合日式的侘寂简约与现代的艺术感。墙面选择了带着细微肌理的浅灰色艺术涂料,而非光滑亮眼的乳胶漆;地面是温润的哑光浅色木地板。照明精心设计,重点采用可调节角度和亮度的射灯,确保每一件珠宝都能在最佳光线下呈现其璀璨与细节。她没有选择豪华耀眼的吊灯,而是用了数盏造型极简的纸灯,营造出柔和宁静的氛围。

家具多是定制的原木制品,线条利落,触感温厚。展示柜并非常见的玻璃冷柜,而是采用了特制的浅木色匣子,内衬柔软的黑绒布,每一件珠宝都被独立安置,像一件值得珍视的艺术品般被郑重呈现。角落里点缀着绿意盎然的盆景和吊钟,以及她淘来的古董陶瓷摆件。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她的审美与坚持,事无巨细,倾注了大量心血。那段时间,她几乎是工作室和家两点一线,常常待到深夜,监督施工,调整细节,连工人们都私下议论这位年轻夫人惊人的执着与耐力。

然而,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寻找合作工坊。珠宝制作是门精湛的手艺,好的工坊订单排期长,根本看不上她这样毫无名气、起订量又小得可怜的客户。她吃了无数次闭门羹,电话被客气地敷衍,拜访被委婉地推脱。

她不得不转向一些规模较小的工坊或个人工作室。但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工艺水平参差不齐,沟通成本极高。有些工匠固守经验,难以理解她设计图中强调的微妙线条和特殊结构;有些则态度敷衍,追求速度而非精度。

琉璃拿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心与坚持。她花了大量时间一家家走访,看他们的样品,与老师傅交谈,了解他们的工艺特长和局限。一旦选定尝试合作的,她便亲自监督打样过程,对细节的要求严苛到近乎偏执。

“这里的镶口角度需要再调整0。5度,否则光线折射会不够完美。”

“边缘的打磨还不够圆润,需要手工再处理一遍,要那种触摸起来如丝绒般的质感。”

“链节的衔接处有细微的顿挫感,不行,必须做到极致顺滑。”

常常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叫苦不迭,暗地里抱怨这位年轻夫人简直是在用显微镜做东西。但她态度坚决,语气虽然始终保持礼貌,却毫无妥协余地:“老师傅,麻烦再修改一次。我们需要的是最终极致的呈现,宁可慢一点,成本高一点,也必须保证最初的品质和口碑。”她深知,对于她这样一个毫无背景的新品牌,除了出众的设计,唯有无可指摘的工艺才能立足。

她的第一批设计,是一个以“四季”为主题的小系列,仅包括三款项链、两对耳钉和一枚胸针。设计灵感来源于她记忆中日本庭院四季变换的光影和植物形态。

“春之萌”是一枚纤细的项链,吊坠如一枚初绽的新芽,采用铂金勾勒,顶端点缀一粒微小的绿色沙弗莱石,清新灵动。

“夏之绚”耳钉,模仿盛放中的烟花形态,用细密的金丝包裹着小颗钻石,璀璨而富有层次。

“秋之寂”胸针,是一片形态优美的枫叶,采用不对称设计,边缘微微卷曲,运用了不同色调的K金拼接,仿佛被秋色浸染。

“冬之静”项链,则是一滴凝固的水滴状宝石,外围包裹着极细的铂金冰晶纹路,中心是一粒幽蓝的蓝宝石,冷静而深邃。

材质上,她坚持选用18K金、铂金,搭配优质的小颗粒钻石和色彩饱和度高的彩色宝石。作品虽小,但每一件都精致无比,充满了诗意和故事感。

产品终于做出来了,静静躺在黑色的绒布上,闪烁着内敛而耀眼的光芒。然而,如何将它们送到懂得欣赏的人面前,又成了新的难题。

管家曾善意地提出,可以放在迹部家旗下高端商场的珠宝部寄卖,客流和档次都绝对保证。琉璃几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一旦那样做,所有的一切都会立刻被打上“迹部”的标签,无论成功与否,都与她飞鸟院琉璃自身的能力无关了。这违背了她的初衷。线上渠道她也有所考虑,但鉴于初创阶段产能有限,且高端珠宝的体验感至关重要,她决定暂缓。

最终,她选择了一个最“笨”、最传统,但也最符合她目前定位的方式:依托于私域人脉的精准传播。她通过飞鸟院家过去积累的、以及婚后在社交场合认识的一些关系不错、品味相投的年轻夫人和名媛,精心邀请,举办了几场小型的私人品鉴沙龙。

地点就在她那个精心布置的小展厅里。她聘请了专业的茶师准备精美的和式茶点,播放着空灵舒缓的音乐,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她没有设置任何强硬的推销环节,只是像招待朋友一样,请她们来喝茶、聊天,然后看似不经意地展示出她的“四季”系列。

她向她们讲述每一件作品背后的灵感故事:哪一次庭院漫步看到的景致,哪一首和歌里描绘的意境,采用了何种特殊的工艺来达成这种效果,宝石的挑选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她分享的是美,是创意,是心血,而非单纯的商品。

令人惊喜且欣慰的是,这些见多识广、对美有着极高要求的女性们,立刻被这种独特、细腻、不流于俗套的设计所打动。它们没有大品牌的Logo光环,却充满了动人的巧思和精湛的技艺。更何况,它们出自“迹部夫人”之手(尽管琉璃全程刻意淡化,但她的身份本身就如同一层无形的光环,带来了巨大的好奇度和吸引力)。她们欣赏她的才华,也某种程度上赞赏她“独立做事”的姿态。

首批寥寥十几件作品,很快就在这几场沙龙中被预订一空。甚至还有两三位客人,当场提出了私人定制的意向,希望琉璃能为她们设计独一无二的珠宝。

当琉璃收到第一笔真正靠自己设计和努力赚来的、数额并不算巨大的款项时,她拿着那张薄薄的银行通知单,指尖微微颤抖。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悦如暖流般涌遍全身。这不仅仅是钱,这是对她价值的认可,是对她挣脱束缚、独自迈出第一步的成功验证。这成功虽小,却纯粹、坚实,完全属于她自己。夜晚,她站在自己小小的工作室里,看着窗外静谧的街道,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与希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