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杨药师告知得及时。晌午过后,辛夷将新病人重新分流,筛除不少感染“类天花”之人。
堂内医师齐心,腾出单独通道,好歹让义诊不被痘疫影响秩序。
辛夷忙起来特别投入,脚不沾地,带着几个人往州府跑了一趟,待夜色渐浓,召集义诊堂所有医师,聚集在前院,等待开会。
药王谷的青衣、黄裳拧成行列,站得十分齐整,很像个有头有脸的大门派该有的样子。
于是,杨药师捏着根系分明的白胡子,瞧着阶下弟子,发表一番:齐心抗疫没在异城贵客前丢脸,说明药王谷具备心手相牵凝聚力的讲话。
演讲完毕后,杨药师站在最高台处,再为大家吹奏一曲洞箫版《大医精诚》,以示表彰。
本来他还写了一首颂诗,可惜没有弟子愿配合朗诵。
不过,不影响他独自吹得投入。
杨药师从京陵带来的弟子一脸麻木,显然这样的场合已身经多回。只有药王手下的弟子们还觉得新奇。
有师姐拉着木然的师妹道:“我们药王谷天天练那破烂梢子棍,真是好生羡慕你们京陵的同门氛围,要是被杨师叔带教,课业定然有趣!”
京陵的师妹报以一个礼貌回笑:“呵呵,你真这样觉得吗?”
……
六孔紫竹箫,激昂深情,那箫声一毕,台下青衣弟子们纷纷鼓掌。
辛夷正准备讲正事,却不料被杨药师挥手示意。
“各位,弟子们!”杨药师又换了副宏稳雄浑的嗓音。
台下又响掌声。
“我谨代表你们的师父、代表你们的药王,向各位奔碌在一线的医师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你们辛苦啦——”
台下再响掌声。
“而最要表扬的人,是谁呢?是谁不负药王所托,踏实行医,调解纠纷,万事周全?那么现在,请你们的大师兄——辛夷,来到台前!”
“……”
长乐抱头,无语得都快蹲下了,她本来指望师叔能说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内容。
师叔不愧在京中深造多年,举手投足太有师官风范。
此时季临渊换了身常服,正推着轮椅,站在最后排不起眼的位置。贺兰澈站他身侧,看见长乐从屋里出来时,眼眸一亮。
辛夷三两句就将下午的事儿说完了:
州府拨了一处旧庙,用以安置痘疫病患。
旧庙距离义诊堂约两个街口,坐落在湖边,三面环水。
地方颇为开阔,周围人烟稀少,支起棚子,容纳上百人不在话下。
众人正商议着抽调义诊堂人手,要有个管事的人过去。芜华眼珠一转,提议道:“我瞧着这事儿,长乐最为合适。”
长乐想也没想,决绝回应:“我不会去。”
师父为她筹这场义诊,本就是为了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