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位卑未敢忘忧国 > 新年去(第2页)

新年去(第2页)

思思轻笑一声,说不上是嘲讽还是觉得有趣,“难不成楼兰还能因为你向靖国宣战?你把自己位置抬的太高了吧。”

她不信此人只是个简单的逃兵,可既然连姓名都未曾告知,便权当是个投缘的过路人。

男人无奈的摇摇头,“我看你将来必有所成,就看你效忠的主子争不争气了。”

思思第一次听人这样说她,倒觉得新奇,“我能有什么出息?”

她只需要将楚漠和胡姨守好,便足够了,她连书都没读过,能有多大的眼界“有所成”?

男人没答,只是看向窗外,“又下雪了,明日便是你们靖人的年夜吧。”

思思望着窗外的雪,屋外挂着红色的灯笼,把雪照的很亮,她的思绪慢慢跟着飘走,以往的年夜都是同楚漠他们一起过,今年流年不利,竟碰上这么一堆事。

年关守卫森严,她现在回京太危险了,于是被迫和一个楼兰人在边境过了个年夜。

另外几人也并未过好这来京城的第一个年关,京城的年味很浓,可姜柒雪于这种热闹中念及家人,不禁对这种热闹烦扰起来。姜国每逢年夜吃饺子,楚漠对靖国的年没多大兴趣,毕竟出宫后对时令也没了概念,遂让胡姨依姜国的习俗做了些年糕。

正月初二,姜柒雪便继续接起了冬衣的活,胡姨年轻时本就是宫中贵妃的贴身侍女,手艺较民间强了太多,再加上姜柒雪说的那法子,京城中很多人家都愿意穿她做的冬衣。

这日,姜柒雪碰到一位眼熟之人。

荆韬在一私塾门外与教书先生争执起来,荆韬急的满头大汗,却还保持着风度奋力辩解着,那先生却也不松口,周围还围着一堆看热闹的群众。

姜柒雪对荆韬的印象算不得好与不好,可此人是楚枭府中客卿,若是能与他相识,或许会有用。

这二人争得面红耳赤,姜柒雪听了几句却也没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听一旁的人道,原来荆韬与另外二人闲暇之余会帮这私塾的先生抄书,以作学生用的讲章。

先生答应给这三人共二十五两银子,只是由于身份与笔迹不同,其中一人之银半于荆韬,另一人少半于荆韬,现在结果非整,那先生决定他们再为自己抄几本书,待能算开后再给其银两。

这私塾并不大,荆韬抄的亦只是学生用的讲章,姜柒雪没想到堂堂昭亲王府幕僚也会因十几两银子而来此抄书。

这教书先生算盘打的响亮,无非就是想不劳而获,荆韬早看出他这腌臢心思,却因昭亲王府幕僚的身份不得与其争论。

“另外二位公子都同意了我这提议,怎的就到你这里行不通呢?”

“我家中快撑不起开销,兄长还卧病在床,您不能言而无信啊!”

“可这二十五两银子算不开我能如何?市面上无论何等生意,分银时必求银数为整,除非你将它算明白了,不然别赖在我身上!”

“此乃舞弊,你当初提的条件便是问题所在。”

“但我提出后可都是经你们点了头的,你总不能反悔吧!”

姜柒雪于心间算了一下,走上前先是抬手作揖,提议道:“先生,依我看不如先减去三两,再给他们分。反正他日后还是要继续抄书的,那四两便和日后的报酬一起攒着,等何时能算开,何时再给,您看如何?”

教书先生听了她的话后后惺惺的拿起算盘拨弄起来,按她这么说,他须得先给荆韬十二两的报酬,他本想着依荆韬那倔性子,谈不拢便甩袖子走人,正好一分钱不必给了,谁料半路来了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丫头。

他双手背过身后,高高抬起头,摆出副文人架子,“你是何人?我们在此商议事情,与你有何干系?”

荆韬这时甩了下袖子,“休得无礼,此乃七殿下的未婚妻。”

京城百姓皆知七殿下楚漠携家眷住进宁亲王旧宅一事,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就是再落魄也轮落不到他们平民来奚落的份上,自然也不敢怠慢了姜柒雪。

教书先生顿时恭敬起来,“这……姑娘,您的意思是让我先结一部分银钱?”

“正是。”

姜柒雪本想说可以把算不开的那些换成碎银,后又想或许在靖国并不实行在这种情况下用碎银替代,便没再多言。

围观的其他人也纷纷赞叹此举,教书先生本身就是个文人,自然不能蛮不讲理,便应了她,将银子如实给了荆韬。只是他虽看起来面目和善,实则心里早将姜柒雪不带脏字的骂了个遍,后又暗自担心她将此事在京城的贵人里传出去,坏了他的名声。

姜柒雪看起来并未有对他有什么不满,反而笑的如沐春风,“我瞧京城中学堂并不多,您教书时还特地请人为学生作讲章,实乃良师。”

教书先生听了这话缓和了不少,这位姑娘倒是个圆融的,于是他也笑道:“若是姑娘与七殿下有用的着在下的地方,在下定愿相帮,别的能耐虽没有,这私塾中的珍藏书籍还是实用的。”

姜柒雪谢过,带着荆韬离开了此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