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经预想过的生活不太一样,季一南的人生中忽然缺失了最重要的那块拼图。他常常去情人大桥边,从现在的公寓开过去的三十五公里,让季一南想到本科期间他无数次的来回,在车里的那些时间,会导致季一南产生短暂的错觉,好像李不凡还在他的终点等他。
虽然很多事情都变了,但桥边的冰淇淋店一直开着。季一南到了情人大桥附近到了又不敢上桥,只是偶尔买一支冰淇淋吃。
他详细规划了如何寻找李不凡的计划,主要围绕中国大陆展开。可是人海茫茫,看到满墙标记好的地点,季一南又觉得很是泄气。
他的确找不到他了。
季一南留在学校不到一年,转机发生在当年冬季的一次中外交流项目。来自香格里拉植物研究所的所长带着团队前来交流学习,季一南负责接待他们的工作。
都是国人,自然话题多一些。季一南一个人在国外这么多年,都有李不凡在身边,他突然离开以后,季一南才察觉自己和这里的环境相处得其实没有这么融洽,也有些想念国内的生活。
临走时,所长面露难堪,最终还是偷偷找季一南聊天,问他愿不愿意考虑回国发展。
“我知道,我们研究所的环境肯定是比不上你在这边的,我们愿意尽量给你最好的条件,但不管怎么比,可能还是会比你现在差一些。但我们很欣赏你的能力,非常希望你能加入我们。香格里拉是一个很好的地方,是我们学习植物的人的天堂。”
当天傍晚,季一南又开车去了情人大桥,买冰淇淋时,店家看他常来,好心告诉他:“我们要关店了。”
“为什么?”
“不怎么赚钱又很累,不想干了。你经常过来,就跟你说一声,下次别跑空。”
季一南拿着在这家店买的最后一支冰淇淋,走上了情人大桥。
今天天气晴朗,情人大桥上能看见江面夕阳,人也比平常多。季一南走在其中,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行人。
他安静地站在栏杆边吃完那支冰淇淋,用湿巾擦干净有些黏的手,给研究所的所长打去电话。
“您好,我是Ian,之前您和我说的事我考虑好了,我愿意去研究所。”
第44章
季一南回国的时候已经是来年的春天。
研究所里最近在传,有个国外回来的学者要空降进所里,大家纷纷猜测他的背景,说什么的都有,偏偏对年龄和外貌的认知非常统一:一定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吧。
季一南背着黑色背包到研究所的时候,所长还在开会。他坐在研究所大厅的沙发上看手机,那时正好是午饭时间,路过的人都纷纷侧目,忍不住问这是什么人。毕竟这里是研究所,很少对外开放参观。
安排接待他的是一个年轻的小姑娘,所长想尽快结束会议,交代得匆忙,就让她去给大厅坐着的男生端茶倒水,说对方叫季一南。
问清来人,女生给季一南拿来果盘,还沏了一壶茶。她坐在季一南身边,不知道和他聊些什么比较好,就先问:“你是来这边工作的吗?”
“嗯。”季一南话少,等茶凉了一会儿,就拿起来喝。“我们研究所好多年没来新人了,今年一下来两个,”小姑娘继续说,“看你这么年轻,你肯定才毕业没多久吧,偷偷告诉你,我们今年在国外招了一个特别厉害的学者,所长好早就跟我们说好了对他的安排。”
听她说到这里,季一南才稍稍侧目。
“也不知道他是什么来头……”小姑娘想着,“应该比我大很多吧,估计和我爸爸差不多大。”
季一南稍微一想,就弄明白他们大概是搞错了什么。
这时所长从会议室里出来,带着一群研究所里的年轻人,郑重介绍道:“这是新来我们研究所的Ian,中文名叫季一南,就是当时我说,在国外遇到的一个好苗子。”
算上小姑娘,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季一南今天特意穿了一身白衬衣和黑西裤,头发也仔细打理过,做成很潮的侧背前刺,帅得像模特,和他们想象中的“学者”形象相距甚远。
“一南啊,我们给你准备了专题报道,还要你配合一下宣传。”所长拍拍季一南肩膀,先带他去吃饭。
或许是因为季一南本人很帅,能力足够强,又不怎么爱讲话,在同事心中一度是个十分神秘的形象。
半年多以后,某次研究所的年轻同事们一起上山,进行每年一次的环境检测。结束那天恰好是队伍里一个男生的生日,大家在帐篷外给他庆祝。
虽然只是秋天,但高海拔的地方气温很低。同行的人纷纷喝酒取暖,季一南也跟着喝了几杯,同事们聊了会儿天,他察觉眼前晕乎乎,才发现这酒度数高得很。
“这是当地人自己酿的酒,下手没轻没重的,说不出度数,反正容易醉人啊,”坐在季一南身边的男生笑,“一哥你喝多了。”
他今年毕业刚来研究所,大家都叫他小七。因为是新人,这段时间都在跟上研究所的进度,带他的老师还没安排。小七想跟着厉害的人,趁这次机会来跟季一南套近乎,争取成为他的徒弟。
“可能有点,我平常很少喝酒。”季一南用手撑了下头,因为实在不想在醉酒后出什么丑态,他缩在角落里,喝了半杯水,听大家聊天。
“生日都庆祝了,今年打不打算跟女朋友结婚呀?”有同事调侃寿星。
“想过,还没求婚呢。”寿星笑着说。
同事们惊讶地起哄,“那到时候要帮忙记得找我们啊。”
气氛正好,有人看见一旁喝醉的季一南,难得有勇气问问:“一哥呢,一哥有没有女朋友。”
“怎么忽然聊到我了,”季一南难得话多一些,“现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