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魏武侯 > 第3章 金市珠喉(第1页)

第3章 金市珠喉(第1页)

【熹平四年(175年)夏,洛阳金市】??

时任北部尉。帝信宦官,大兴党锢,清流名士(如张俭等)遭捕杀流亡,朝野噤声。

熹平四年的夏夜,雒阳金市。

白日里商贾云集的喧嚣褪去,换上了另一副靡丽妖冶的面孔。

空气中浮动着浓得化不开的脂粉香、酒气,还有丝竹管弦的靡靡之音,缠绕着从一座座雕梁画栋的楼阁中飘出,勾魂摄魄。

这里是销金窟,是温柔乡,更是权钱交织、暗流涌动的泥沼。

我一身锦缎常服,与袁绍、许攸二人并肩而行,靴底踏在温热的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孟德兄,五色棒立威,震动京畿!连我叔父(袁隗)都赞你胆魄过人!”袁绍摇着折扇,面如冠玉,笑容温润,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他身着月白锦袍,腰悬美玉,世家公子的气度浑然天成。

“哼,胆魄?”一旁的许攸,身形瘦削,颧骨高耸,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市侩的精明,他捻着山羊须,嗤笑道,“本初兄莫要捧杀孟德。那蹇图不过是个蠢物,仗着个阉竖侄儿便不知天高地厚。真正的麻烦,是那明码标价的‘西邸’!”他压低声音,带着浓重的嘲讽,“公千万,卿五百万!陛下这‘卖官鬻爵’的生意,做得可比金市这些勾栏红火多了!孟德兄的北部尉,令尊花了一亿钱吧?啧啧,这‘孝廉’的价码,可真是水涨船高!”

许攸的话像淬了毒的针,精准地刺在心头。

父亲曹嵩那张堆满谄笑、为一亿钱而肉痛又得意的脸,与王甫、曹节那些阉竖贪婪的嘴脸重叠在一起,令人作呕。

我面上不动声色,只淡淡道:“子远兄消息灵通。这雒阳城,本就是一口沸腾的鼎,烹煮着天下人的血肉骨髓。”

袁绍折扇一收,指向不远处一座灯火最为璀璨、笙歌最为旖旎的三层朱楼,楼前高悬“漱玉阁”鎏金牌匾,笑道:“烦恼且放一边。今夜,带二位见识见识这金市真正的‘无价之宝’——绿珠姑娘的琵琶绝技!她的《陌上桑》,堪称一绝。”

漱玉阁内,熏香暖融,红烛高烧。

我们被引入二楼一间临窗的雅阁,珠帘半卷,可俯瞰楼下大堂的歌舞升平。

丝竹声中,一群身披轻纱、体态婀娜的舞姬正随着乐声翩跹,雪白的肌肤在薄纱下若隐若现,媚眼如丝,勾魂摄魄。

空气中弥漫着甜腻的香气和情欲的暗涌。

“庸脂俗粉。”许攸不屑地撇撇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在那些曼妙的身姿上流连。

袁绍笑而不语,自斟了一杯琥珀色的美酒。

不多时,珠帘轻响,环佩叮咚。一个身影,在两名垂髫小婢的簇拥下,袅袅娜娜地步入雅阁。刹那间,仿佛连阁内旖旎的烛光都为之一定。

绿珠。

她约莫双十年华,身量高挑,穿着一袭天水碧的广袖留仙裙,衣料轻薄如烟,行走间似有碧波流淌。

乌发如云,松松挽了个堕马髻,斜插一支点翠步摇,几缕青丝慵懒地垂在雪白的颈侧。

她的美,并非丁氏那种带着英气的锐利,也非柳娘那种楚楚可怜的柔弱,而是一种沉淀的、慵懒的、带着书卷气却又浸透了风月场烟火的妩媚。

眉如远山含黛,眼似秋水横波,顾盼之间,流光溢彩,却又在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与倦怠。

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唇,不点而朱,唇角天然微微上翘,似笑非笑,仿佛噙着世间所有的风流与讥诮。

“袁公子,许先生,曹公子。”绿珠盈盈一礼,声音如同珠玉落盘,清越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沙哑,挠人心肺。

她的目光在我们三人脸上一扫而过,在触及我时,那秋水般的眸子里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探究。

“绿珠姑娘,久闻芳名,今日得见,方知传言不虚。”袁绍起身,风度翩翩地还礼,笑容温煦。

许攸也收起那副市侩嘴脸,难得地正襟危坐,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惊艳与占有欲。

绿珠微微一笑,并未多言,径自走到雅阁中央早已备好的锦墩前坐下。

一名小婢奉上一把紫檀木嵌螺钿的琵琶。

她伸出纤纤玉手,轻轻拂过冰凉的丝弦。

那双手,十指修长,骨肉匀停,指甲修剪得圆润干净,透着健康的粉色。

然而,就在那按弦的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尖,却覆着一层薄薄的、淡黄色的硬茧,与周围细腻的肌肤形成鲜明对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