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双对她少有好脸色,冷声道:“你又来做什么?”
王婶道:“这不还是为了你的终身大事嘛。”
提及此事,路双更心烦了。这位王婶有个儿子,成日好吃懒做,名声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臭,没哪家肯把女儿嫁过去。因此王婶就将心算盘打在了路双身上,她一个孤女,嫁到自家岂不是正好。
“这就不劳您费心了。”
王婶道:“瞧你这话说的,当初你爹娘在世时,可亲口与我们家定下婚事的,怎么他们走了,你就不认账了?”
路双毫不客气道:“我爹娘何时说过?你说话可要有凭着,或者你现在下去,当面与他们对峙?”
王婶被她一噎,脸色一变,“你这小丫头,当真是不识好歹,没个男人撑腰,我看你在村里如何活得下去!”
路双反唇相讥:“总比你活得久。”
“你···”王婶气得说不出话。
两人的争吵声不小,哑奴闻声出来,目光在她们身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王婶身上。
王婶见状哼道:“你还真是在家藏了个野男人?”
路双眼珠子一转,“你听清楚了,这是我相公,你若再上门胡言乱语,当心他出手教训你。”
她与哑奴在这期间形成了某种默契,她说完,哑奴便板着脸,做出一副凶狠的模样。他本就长得高大,俊秀的脸再做出这副神态,倒真像是个人物。
王婶觑了一眼他蜷握的手,嘴里嘀咕了一句“不知廉耻”,忿忿离去了。
人走后,路双卸下了那副泼剌的外壳,惘然地坐到了门槛上。
哑奴走过去,默默坐到她身旁。
“其实我也没比你好到哪儿去。”路双开口道,“你虽然不会说话,但总比我这样受气要好。这里的人说起来都是沾亲带故的,可从没把我当做人看,都想从我身上占便宜,我不喜欢这儿。”
她抬头看着哑奴,“你是从哪儿来的,那里如何?”
哑奴回望她,缓缓点了点头。
路双眼神亮了亮,“那你能不能带我一起去?”
哑奴起身去厨房拿了几块木炭,在墙上写了三个字,“你等我。”
可惜路双大字不识一个,寒心欢喜落了空,“算了,真出去了我又能做什么呢,在这好歹有赵大夫帮我。”
***
路双是个弱女子,赚取的路径不多,帮赵大夫采药是最主要的一个。
只是上好的药材都长在深山里,她多数时候天不亮就要动身,在山里待上一整日,天黑了才能归来。
下过一场雨,山路湿滑,更不好走了。
路双背着背篓,好不容易采足了药,下山时天已经蒙蒙黑了。
她走得小心,一不留神还是踩滑了脚,连人带药滚了下去。她急中生智,随手抓住了一旁的树干,接着奋力爬了上去。
她脚腕钻心的疼,望着空荡荡的背篓,不由得埋头哭了。
天色渐黑,在这荒郊野外,她连呼救都没人能听到。
她认命地靠在树上,打算就这么等到天亮,到时候再想办法回去。
“双丫头!”
忽而,由远及近地传来了熟悉的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