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觅说:“太子殿下在内殿里,你尽可以放心在这里等待。”回头冲她一笑:“劳烦姑娘帮我把门关上。”
元桃将大门关严。
李觅弯腰打开一侧半人高的小书橱,蹲下身,将卷轴按照签上的备注分别放入书橱中。
整理完书橱,李觅见她候立在一旁,微笑引路:“有热汤,姑娘喝一杯暖暖身子吧。”
元桃摇了摇头:“这样不合礼数,您是客人,我是奴婢,不经太子殿下允许,还是在这里等候着吧。”
李觅笑着打趣:“太子御下竟如此严谨。”
元桃分辨不出话里好坏,只辩解道:“是奴婢,奴婢自觉应当遵守礼节,不好因您的宽容善良坏了规矩。”
小姑娘说话文绉绉的,很有趣,李觅一笑了之:“那我就不为难你了”说罢端坐在案几前,铺开纸张,狼毫笔沾取墨汁,笔走龙蛇,挥洒自如。
元桃多偷偷瞧了他两眼,他气度风姿非同凡人,隐隐透着几分仙姿,怕自己失礼,赶紧收回视线。
漏刻里的水滴滴答答响着,元桃等了约半个时辰,内殿传来声老者的声音:“太衍”
李觅缓缓起身,身姿翩然,言语恭敬:“老师”
老者声音从殿内传来:“令你取得书简呢?可取回来了?”
“取回来了”
老者声音和善,道:“把姚公那篇《执秤诫并序》给殿下送进来。”
李觅躬身道:“诺”遂从书橱中取出此卷,送了进去。
少顷里面传来一阵爽朗愉悦的笑声。
元桃仍是在门外安静等着,李觅从内殿里拉开门,微笑向她招招手:“你进来吧。”
看起来心情都颇为不错。
元桃脚步轻轻,进了门,李绍坐在高台上,身体微微倚靠着凭几,唇角含着抹笑意,身后是张巨大的金丝楠木屏风,待她站稳,稍带冷意的眼睛朝她淡淡一扫:“有事?”
“回殿下,两位皇孙女已到宜春宫。”元桃回答,不自觉冷汗涔涔,他今日对她的态度不太一样,可是因为她昨天惹他不快了?
“知道了”
元桃有些局促,不自觉朝着李觅望去,李觅温和报之一笑。
元桃心定,行礼说:“殿下若是没有吩咐,奴婢先退下了。”
台下之人一举一动都格外醒目,李绍尽收眼底,没有回应。
元桃抬起头无所适从地看向他。
李绍目光瞥过她,视若无物,转而对老者道:“崔公请继续授课。”
崔公抹了把浓密胡须,继续就姚公那篇文章进行讲授。
李觅手藏在宽大袖口里冲她轻轻招了招,元桃顿悟轻手轻脚走到他身侧站着。
李觅淡然随和,端坐在案几前,执笔就今日授课进行记录,袖袍起落间是一列列工整俨然的小楷。
崔公腹有经纶,文章竟他讲授顿时鲜活,元桃听得聚精会神,精彩之时,那双大眼睛不禁流过光芒。
听者入迷,授者酣畅。
崔公问元桃:“好听吗?小丫头。”
元桃一愣,不好意思点点头。
崔公对李绍说:“十步芳草,钟灵毓秀,小小奴婢沾了殿下福泽,也能有如此灵气。”
李觅一笑,说:“老师,这小奴婢乃是骊山救主那位。”
“哦”崔公一捋胡子,开玩笑道:“那倒是老夫有眼不识泰山了。”
元桃颇为不好意思,见李觅正在微笑,道:“您认识我?”
“自然”
崔公说:“太子殿下的两位皇孙女在江都长居一年之久,今日得已回长安,老臣就不拖沓了。”李觅起身搀扶着崔公离开。
人走了,李绍从高台上下来,元桃顿时脊背发紧,他只从她身侧走过,冷沉的熏香味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