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长明宿笔趣阁 > 第39章(第2页)

第39章(第2页)

毕竟这差事横竖是块烫手山芋,办砸了毁的是朝廷的颜面,重重有罚。办好了虽是重重有赏,但阖寺里一群吃斋念佛,了断红尘的秃驴,即便是赏金山银山,成群美妾,也无福消受。

阿弥陀佛!这个节骨眼上,可万万别再生出什么变故了!

两个小僧不约而同的心里拜了遍佛祖。

一烛望着指尖那一点点余烬沉默了一会,两指搓了搓,那点子零星的纸灰也彻底消散在风里。正殿前起了一阵无名风,晚秋时节里萧瑟的冷意徒然重了三分。

“小舒今天很听话,过来,给你糖吃。”

“雪团儿”前脚刚迈出去,后脚又下意识的给他扯回来,两只圆溜溜的浅瞳看了看阶下的两个小僧,又看了看向自己伸出一只手的一烛,很显然的表现出了不信任,似乎是经常被这招哄骗。一烛见状,竟也真就从宽大的袖中摸出了一个小巧的木盒,朝着小舒晃了晃,里面传出松子糖沙沙的响声。

这下总算是没跑了,雪团子欢欢喜喜的跑到一烛跟前,两只肉乎乎的手刚抱住那木盒子,还没来得及打开瞧上一眼,便后脖颈一麻,仰面倒了下去。

一烛清瘦单薄的背脊一弯,就将小舒捞住了,半抱半揽在怀中,吩咐下去:

“将他关进后山禅房看好,若不是我亲来,任谁也不能放,听到没有?”

他语气淡淡的,似乎只是同阶下两个小僧闲聊一般,但不知是因着秋后凭风而起的冷意还是怎得,两人神情俱是一凛。垂首上前从怀中接过了小舒,便撤身准备即刻往后山出发。

他二人可不是被一烛骄养着长大的小舒,平日里敢捉弄玩笑到住持头上去。哪怕言语之上都不敢有半点逾矩懈怠。

“且慢。”

一烛只一开口,二人又如同被施了定身术一般直愣愣地钉在了原地。

而一烛并未说什么,缓缓地来到二人面前,将一个小僧肩上那件赤狐绒披风取了下来,盖在即便是晕厥了还紧紧抱着糖盒子的小舒身上,望了望天才开口道:

“天要凉了,禅房里炉子生的旺些吧。”

——

待到了祭天当日,金重寺前甲卫骑兵开道,万籁俱寂的山林之中,唯余金甲铁蹄碰撞之声。金旗飘摇,那是宫中御林军已至的象征。

莫非天皇贵胄御林军不出。

队伍护送着一顶软轿,缓缓停在了寺门前,一烛携寺中众僧已在此等候多时。细看来这其中不乏有常年在外云游四海,德高望重的长老,竟也为着这场祭天赶回来。甚至一同守在寺门前恭迎。这群老衲眼高于顶,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更是将沉溺于名利权钱之中的人视为凡夫俗子,不屑于交往攀附。今日这般恭顺,实在是不同寻常。

一烛率先上前,他今日换下了那件洗得发白的僧衣,斜披了一件袈裟,方才有些一寺住持的气质。只是袈裟看得出很新,身上还有常年压箱底的折痕,证明着其主人也实在不常穿。

他略微一稽首,单掌行礼于胸前。少顷,马车帐内传来一阵闷闷沉沉的咳,而后又缓了好久,车内人才道:

“溯仁,一别数年,寺中诸位可还好?”

还未等一烛回答,车内人又开口了。“失礼,如今该称一烛主持了。”

一烛面上没什么波澜,“晚秋风寒,路远劳顿,禅房已经备好,国师身体为重,还是莫要在风口与贫僧说笑了。”

车中人又是一阵急咳,却是染上了笑意的,似乎像是听到了什么好笑的事。

“死不了,你不是最清楚的吗?”

话音刚落,马车厚重的帷幔便被一只苍白修长,且骨节突出的手拂开了,下来了一位身形颀长匀称的男子。还只是秋天,他身上就已经是一件大雪隆冬里才披的大氅。

而一烛始终是微微垂首的,直到那一袭玄色的冬衣到了跟前,才抬眸望向那人。

饶是世间国师容颜永驻,不会衰老的传闻听了许多年,一烛望着眼前这张同二十年前一般丝毫未变的脸,还是愣了半响。国师看上去比一烛还年轻上几岁,介于刚刚摆脱少年郎的青涩,又还未有男人的成熟之间。只是笼着薄薄一层的病容,算是唯一不那么符合这张脸年纪的东西。

然而,一烛初见国师那年才刚刚八岁。

那时朝廷上下风云变幻,四境之内民不聊生。国师横空出世,推行了数条法条律令,大刀阔斧的整治让朝廷的风气焕然一新,商业民生都渐渐有了回春之势。

就在一切走向正轨之后,国师却身陷修习邪术,出身非人的指控。虽被众文臣弹劾,但圣上念在其推行改革的功劳,只是送到了金重寺命其修习佛法,永不回朝参政。

一烛就是在这时被前任住持捡回了金重寺,见到了当时被押送圈禁的国师。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