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他让工作人员,将所有的灯光打开之后,顿时皱起了眉头。
“我在工作手册上面,明确写着……高饱和度的荧光灯。”
“懂不懂什么叫高饱和度?”
“道具……半个小时之内,把灯换了!”
除了灯光之外,路知远重点检查了一下,他需要的实验室背景。
实验室里面,除了各种机械零件,电路板之外,还有一些植物卉……因为热芭这个角色,骗老父亲说自己在店打工。
而在这样高饱和度的荧光灯,充满科技感的实验室内,出现卉这种繁复纹样的东西,事实上,会制造一种视觉压迫感。
路知远相当于调高了局部的【细节密度】。
这样的画面密度,骤然间出现在大荧幕上面,观众如果仔细看,不但找不到真相,反而会让内心也跟着不耐烦起来。
这就是色彩与细节,过度填充之后,带来的反噬效果!
但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兄弟,这个实验室,我待的有点不舒服。”
“有一点透不过气来之外。”
“除此之外,我总觉得色彩画风,有一点违和感……嗯,按你的话来说,这个叫视觉的撕裂感!”
忻玉坤在这里转了一圈之后,就觉得这个实验室,肯定大有文章。
路知远又在搞什么神秘的美术实验。
想想这家伙,居然还在电影里面,给热芭设计的像个ai邪神祭祀一样……他自己才是那个邪神画家!
总是搞莫名其妙的仪式。
“视觉画面,是我传递真相,最真诚的方式。”
路知远却对这个实验室的布置,很满意。
要的就是这种撕裂感。
不管是,热芭这个角色的真实身份(疯狂科学家),与她想要伪装的身份(店员工)。
还是她在父亲面前的乖乖女形象,与她的真实身份,ai机械姬,杀戮狂人的反差……
事实上,这个人物的各种设定,都充满了撕裂感。
画面,人物身份,内心情感,都充满了撕裂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风格上的统一。
至于观众有没有看懂……
刚开始或许看不懂,多看几遍,肯定能看懂的。
到时候,他们就会大叫一声,卧槽,牛逼,导演好有想法!
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当然,其实舍弃这些美术风格,观众也不会对电影内容,产生什么疑惑。
这部电影的剧情,是很浅显易懂的。
美术风格的多重隐喻,只不过是路知远的小心思,为了提高这个电影的质感。
“阿远,我们来探你的班,有没有打扰到你?”
检查完了一圈,路知远正准备离开,却在这个时候,小富婆lisa拉着刘一菲,出现在了电影拍摄现场。
这时候,还没有开始拍摄,剧组工作人员都在旁边做准备工作。
热芭也在进行化妆。
尤其是她的右手,得套上一个特制的硅胶皮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