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需缴公粮,打猎则否,所获理论上归公,实则归村民。
打猎收益颇丰,有肉有皮可售,生计无忧。
然此做法亦存弊端,非每家都能派人参与,劳力分配不均,贫富差异显,矛盾生。
为解此困,老支书出策:肉食分予贫困家庭,皮毛药材等贵重品由村保存售卖,所得成公用基金。
年底,以此基金购年货及生活用品,均分给各家,共度佳节。
此福利制度在白家寨已实施十余年,成效尚可。
年底时分,白家寨的每个人都將迎来一份可观的收穫,这已成为村里的独特庆典。
得益於老支书的正直,他从不在管理福利基金时动歪脑筋,否则这本是好事,却可能变为支书独享,村民受苦的局面。
言归正传,由於白家寨设有专项福利基金,老支书近年来对赚取额外收入尤为热衷,並將这些收入悉数投入基金,显著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涩度的到来,让老支书看到了新的增收机遇,且心中已为他量身规划了一系列方案。
若一切顺利,今年年底,村民的福利將再度提升,大年三十,为各家各户备上一壶好酒亦非难事。
隨著新成员的加入,队伍步伐加快,两小时后抵达了目的地——白家寨。
寨子坐落於盆地,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宛如避世桃源。
四周绿树环绕,农田点缀其间,麦浪翻滚,生机盎然。
中心地带,一幢幢土屋虽显老旧,却散发著浓厚的人文气息。
沿途村民热情招呼,好奇地打量著新来的知青,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透露出生活的满足与安寧。
这里,山高皇帝远,外界的风云变幻几乎未对这里造成影响,称其为世外桃源毫不为过。
涩度亦钟爱此地,在这里,他能远离尘囂,静待风平浪静,春暖开,直至夏日开满园,那才是他真正展现自我的舞台。
一行人继续前行,抵达白家寨的知青点。
老支书指向前方的几间相连房屋,介绍道:“这里便是知青们的居所,上一批知青也曾在此居住。”
“屋里有两间空房,刚好你们三男三女,三人一间。”
门外话音一落,屋里走出三男两女,都显得很年轻。
不用问,他们是早到的知青,算是前辈。
他们好奇地打量著涩度等人。
领头的一个青年走向老支书问:“老支书,怎么有空来?有什么事吗?”
老支书指向涩度他们说:“给你们送新知青来了,以后就是你们的同伴。
先自我介绍一下吧。”
“那我先来。”一个声音响起,隨后是自我介绍的过程。
眾人互相有了初步了解。
领头的青年叫刘,是知青点的队长,负责管理一切事务。
另外两个男的叫钱胜利和王向阳,女的叫朱霞和刘梅。
涩度简单扫了一眼,记住了她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