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的女友重生了txt苏西免费 > 卷末总结(第2页)

卷末总结(第2页)

编辑:你这故事确定是发的吗?

我:整个故事大概是(叽里呱啦)。是这样的。

编辑:克总发也算发是吧。

我:明明是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青春恋爱故事。

编辑:你这稿子前期成绩可能不会太好啊。

我:编辑你说得也太委婉了,就直说会扑街好了。

编辑:最好加点系统,金手指之类的,男主有点装逼打脸,震惊女主的情节,搞点擦边,修罗场,女人打架。

我:那些剧本里写太多了,我换换口味。

编辑:我懂了,合着你真的是来给我贡献扑街率的是吧。

我:这叫,伏笔回收。

总而言之,我和编辑说,按新规则,到时候我连全勤都吃不了起点的,纯白打工,编辑想了想,念在我没有跑路去其他人那里的份上,让我发书签约。

虽然我总感觉,她还是希望我跑路的。

第一卷的卷名是《不虚此行》,来自胡歌的一部同名电影,卷首语也是主题曲的歌词——所有表达爱的举动,都应该趁早。

我感觉,这一卷应该还是扣题了的。

这部电影讲的是胡歌演的编剧因为陷入困境,所以去殡仪馆写悼词,结识了各种各样的家属,最终重新振作的故事。

这部电影风评一般,但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故事里的逝者几乎没有任何正面的出场,只依靠他们的家人朋友的讲述,却将那一个个逝去之人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就像作文题,侧面。

写到收尾的时候,我是先写的《剧本》这一章,毕竟是一个大部分伏笔的回收章节,写完之后那天晚上,失眠到了四点,脑子里钻出了很多故事和场景,大概是被知识追逐了吧。

后来写的《然后,向着明天》的基础内容,写完之后,搁置了好几天没有动笔,始终没有写完最后这一段故事,直到后来,才一口气写完。

人为什么要写作呢?

想起学生时代,每天放学回家作业也不写,拿着个笔记本写小说,一天写一千多字,白天拿去给几个同学看,没有稿费,也没几个读者,但就是很开心。

后来,因为症状严重的时候需要用一些镇定精神的药物,虽然症状是能缓解,但服用的时候基本上思维迟滞,笨笨的,因此有些书也就此中断,持续了一段时间,我感觉不能这样下去,就像慢慢溺水似的。

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找我谈话,说你总是和同学保持距离,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说没有,她可能是第一个看出来我和这个世界有点格格不入的人,她后来拉了我很多把,和我讨论动画,小说,夸奖我的作文,鼓励我去写作,看我当时写的中二小说,时至今日,我依旧非常感谢她。

我妈妈,虽然是个很经典的中式家长,但她从中学开始就支持我的一切决定,我编剧的剧上线之后,她还第一时间看完,给我不少锐评,包括“下次还是写霸道总裁吧,你老妈想看帅哥”。

我一只手数得过来的好友,在我一个人在出租屋里待了大半年,期间没有和任何人说过话,几乎没有出门的情况下,强制把我拽了出去旅游了一趟,推着我往前,我也挺谢谢他们。

但我确实是一个,缺乏现实的锚点,对绝大部分事情都没什么所谓的人。

就像屋子里死于自杀的盆栽,一生不愁吃穿,唯独缺少爱和阳光。

所以写作,理论上可以算是一封漫长的遗书,一个因你而在的故事。

当我像霜降那样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会有人因为我写下的故事获得力量,那就很好了。

扯远了。

其实整本书的结构可以看做是寂静之地的简化版,主角经历事情,写成剧本,然后拍摄之后观众反应,只是故事线拉得比较长。

至于人物。

周鹤鸣现阶段的塑造完成度大概是70%,经历过失去的少年终于成长,接下来要面对世界的磨砺了。

我看的网文不多,但总有一种印象,主角都是些能量无限,擅长社交,精于计算,胸有成竹,做什么都能成功的性格。

可世界上还是有很多,没那么自信,没那么开朗,甚至会有些古怪,别扭,没有存在感的人。

这样的人好像没有成为故事的主角的资格。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