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裘德为什么要给伊莎贝拉搭戏啊!’
‘伊莎贝拉配吗?’
但可惜,由于华纳在宣发上已经用了套路,当伊莎贝拉的粉丝比裘德家的粉丝更早知道项目时,不和谐的声音一出现,便被漫天漫地的贴子淹没了。
资本动脑后,又有多少个体斗得过它呢?
不过,个体斗不过,不代表其他的资本不会凑热闹。
就比如说,当《好声音》的消息扩散到舆论关注的程度后,《今日美国》的娱乐编辑便发了一篇评论,表示《好声音》不会是什么好电影——
“在我看来,伊莎贝拉的那个未定名项目就像是一个小孩子玩的扮大人游戏。”
“它是不会成功的。”
“因为《harrypotter》的成功和《harrypotter》里的小演员们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甚至能给出理由。”
“在我们的海狸小姐,格兰杰女士接拍新电影前,harrypotter铁三角里的另外两位就已经外拍过电影了,罗恩,鲁伯特·格林特去年就拍了《神屁太空人》。”
“这部电影在今年夏天上映了,非常的一般。”
“七百万的投资仅获得了三百万的票房,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而如果有人想把罗恩的失败归于意外,归于阵容,因为那部电影的阵容的确不行,那么我则想说,哈利,也就是丹尼尔·雷德克里夫,他的个人项目阵容强大但成绩也烂。”
“哈利在拍摄《harrypotter》前还拍过一部电影,叫《巴拿马裁缝》。”
“他在那部电影里饰演了一个配角,然后,男一是皮尔斯·布鲁斯南。”
“男二是杰弗里·拉什。”
“整部电影的投资额为2100万,最后,他们一共收获了2800万的票房。”
“当哈利、罗恩在离开hp的光环后都没有取得成功时,我们有理由相信,赫敏·格兰杰女士,也就是伊莎贝拉·海伍德的新电影就是一个非常浮华的泡影。”
“又或者说,它甚至都有可能是华纳为了哄伊莎贝拉续签hp而给她造的一个大玩具,因为我们都知道,《阿兹卡班》和《火焰杯》已经正式立项了,而在此之前……”
“大家都没签约。”
“所以,当伊莎贝拉的未定名项目有可能只是个玩具时,她,就不可能收获成功。”
哗——
《今日美国》的通稿一放出,整个北美的舆论顿时就炸了!
没办法。
谁让伊莎贝拉吃的是hp的流量呢?
《人物》又是全美读者最多的杂志。
而《今日美国》则是和《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不相上下的综合新闻平台,报纸的日销量超过两百万份,日读者超过六百万。
诚然,这三个流量池肯定会有重迭。
但再怎么重迭,消息的辐射面也不会低于百万人吧?
当一个宣传能被超百万近千万的人看到时,受它影响的人数就一定会上亿!
美国总共才几个人啊?
so……
此刻,在普罗大众的眼里,那就是一夜之间,全美上下都在关注伊莎贝拉!
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哈利·波特与密室》!
所有人都瞧见了铁三角的小故事!!
所有人都听闻了赫敏·格兰杰那未定名的新项目!!!
与之有关的讨论有夸奖,有怒喷,有质疑,有迷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