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恶心的?”
“呃……”汇报之人面露犹疑。
三人用眼神沟通了一下,达成共识后这才道:“boss,dc的《猫女》你知道吧?dc想要重启当年的项目,然后想请哈利·贝瑞演猫女,梅耶先生同意了,但……”
“哈利·贝瑞要价高。”
“有多高?”内森·贝利眯起双眼。
dc的情况他是知道的,也正是因为他知道,所以此刻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2000万。”下属道。
“夺少???”
内森·贝利的眼睛瞬间瞪大。
前文说了,华纳的上一任教父送葬者罗斯的最大愿景那就是把华纳打造成像迪士尼那样的娱乐王国,为此,他甚至在澳洲建立了影城,并收购了北美很火的六旗游乐园。
如果不是他突然离世,华纳的乐园项目搞不好都已经做完了。
而影城的建立,六旗的收购,仅仅只是他在场地方面做的安排。
ip方面……在史蒂夫·罗斯的计划里,dc就是最好的突破口,因此……
1989年,华纳推出了电影,《蝙蝠侠》。
没错。
蒂姆·伯顿的《蝙蝠侠》就是为了华纳的乐园专门拍的。
所对应的乐园项目,是华纳在澳洲的‘蝙蝠侠冒险之旅’。
这个项目是在1992年的12月23日正式问世的。
华纳就是为了乐园这个醋!才包的电影这个饺子!
由于蒂姆·波顿版的《蝙蝠侠》收益不错,且乐园衍生很受欢迎,因此,华纳便想再接再厉,继续开发dc的其他ip,又由于《蝙蝠侠归来》里出现了猫女,米歇尔·菲佛的扮演很受大众欢迎,所以,开发《猫女》便成了华纳当时的首要任务。
然而,谁也没有想到——
《猫女》还没开拍呢,华纳教父史蒂夫·罗斯就去世了。
他是在1992年12月20日走的。
嗯,他自己都没有瞧见蝙蝠侠乐园的爆火。
再然后,大家更没想到的是——
史蒂夫·罗斯刚走,时代华纳的夺权战火便直接燃起。
再再然后——
华纳名下各大ip里的乐园经营权……
冇了。
当此事实出现后,华纳便遇到了一个问题:如果华纳把dc的电影拍好了,那酷酷挣钱的也不是它们啊,而是拥有乐园经营权的六旗啊!可如果华纳不继续拍dc的电影,那史蒂夫·罗斯打好的地基难道就不要了吗?《蝙蝠侠》两部曲的票房很好的!
一根筋变成两头堵了!
华纳直接就人麻了。
不过,华纳也没有麻太久,因为内部斗争太凶了,外部觊觎它们的资本更是有很多,当公司内部的权力无法集中,职业经理人各有派系时,业务也就没法做了。
以至于蝙蝠侠这个ip以扑街收场。
蒂姆·伯顿很想拍完三部曲的,但可惜,没机会。
按照正常情况,在蝙蝠侠草草收场后,华纳就应该不会再拍什么漫改电影了,一是版权不全,二是漫改电影在市场上的票房反馈从总体上来说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