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红楼之绛玉珠 > 第28章(第1页)

第28章(第1页)

元春在含经堂等着她们,穿着件明黄色的宫装,上面绣着凤凰,见了黛玉,忙拉着她的手:“妹妹可算来了,我这园子里的牡丹开得正好,就等你来看呢。”又给贾母请了安,笑着让众人坐下,“今儿不讲规矩,咱们就像在荣国府一样,热热闹闹的才好。”

含经堂的廊下摆满了牡丹,姚黄魏紫,开得比碗还大,香得人头晕。宫女们端来茶点,是苏州的松子糖、南京的桂花糕,还有黛玉爱吃的杏仁酪,“这是我让御膳房照着妹妹的口味做的,尝尝看合不合心意。”元春亲自给黛玉盛了碗,眼里满是暖意。

看戏时,元春特意点了《牡丹亭》的“惊梦”一折,台上的杜丽娘水袖翻飞,唱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时,元春忽然看着黛玉笑:“这戏词虽有些伤感,却也说出了咱们女儿家的心事。妹妹年轻,该多享些这样的好日子。”

黛玉心里一动,想起前世元春对自己的照拂,眼眶忽然有些发热。宝玉在旁悄悄递过块帕子,低声道:“别难过,娘娘是疼你呢。”

戏看完了,元春带着众人去赏牡丹。园子里的牡丹比别处的更盛,有朵紫牡丹开得比盆还大,元春笑着说:“这叫‘魏紫’,是花王,谁能配上它,谁就是咱们今儿的花魁。”她摘下朵最艳的,簪在黛玉发间,“我看这花就该配妹妹。”

湘云在旁嚷嚷:“娘娘偏心!我也要!”元春笑着也给她簪了朵粉色的,“你这丫头,还是这样性急。”

迎春站在牡丹丛旁,看得入了迷,伸手想摸摸花瓣,又怕弄坏了,缩了回去。元春看在眼里,让人剪下朵白色的牡丹,“这叫‘玉板白’,配二姑娘的水绿衣裳正好。”迎春接过花,脸都红了,却小声说了句“谢娘娘”。

赏完花,元春又带众人去坐船。画舫在湖里慢慢游,两岸的柳树绿得像翡翠,桃花落了满湖,像铺了层粉雪。宫女们弹着琵琶,元春亲自唱了支江南小调,声音柔得像水。

“妹妹平日里爱作诗,今儿这景致,不做首诗可惜了。”元春笑着看向黛玉。

黛玉略一思忖,便道:“圆明园里牡丹开,香风引客上船来。帝王家苑春光好,不及亲人暖心怀。”

元春听了,眼圈微红:“妹妹这诗,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在宫里,最想念的就是家里的亲人。”又让宫女取来笔墨,“把这首诗写下来,我要挂在书房里。”

宝玉见黛玉得了夸奖,比自己受赏还高兴,忙研墨铺纸,看着黛玉写字,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淡淡的墨香。

从圆明园回来,黛玉总觉得心里暖烘烘的。夜里坐在灯下,她把元春赏的那朵牡丹夹在诗卷里,花瓣虽有些蔫了,却还留着香。紫鹃进来铺床,笑着说:“姑娘今儿可风光了,娘娘那样疼你,连王爷家的小姐都羡慕呢。”

黛玉笑着摇头:“娘娘是念着旧情,我哪有什么风光。”心里却明白,这一世的自己,再也不是那个孤苦伶仃的林妹妹了,有亲人疼,有朋友伴,连宫里的娘娘都护着,这样的日子,原是前世想都不敢想的。

接下来的日子,园子里更热闹了。湘云迷上了写诗,整日缠着黛玉教她,有时半夜还跑来潇湘馆,说梦见了好句子,“林姐姐你听,‘桃花落了随流水,载着春天到远方’,好不好?”

迎春的绣活进步越来越快,不仅会绣梅花,还学会了绣牡丹,王夫人见了,高兴地赏了她一对玉镯,“等秋天二姑娘出阁,这些嫁妆就够了。”迎春听了,脸红红的却不躲,只低头绣着手里的帕子。

惜春则迷上了画山水,整日背着画筒在园子里转,有时蹲在湖边看倒影,一看就是半天,画出来的山水竟有了几分倪瓒的风骨。宝玉见了,忙把自己珍藏的《富春山居图》借她看,“你看这山的皴法,多妙。”

这日,黛玉正在教迎春绣牡丹,忽然见平儿跑进来,手里拿着张帖子:“姑娘们!宫里又来人了!说是娘娘让咱们下个月去参加海棠诗会,还说要请些才女来,让咱们好好准备呢!”

湘云一听,跳起来就往外跑:“我去告诉宝二爷!咱们得好好练练,不能输给那些外人!”

迎春也抬起头,眼里闪着光:“我……我也想试试,行吗?”

黛玉笑着点头:“怎么不行?二姐姐现在的诗写得越来越好,定能得奖。”

宝玉不知何时跑了进来,手里举着支海棠花,脸上带着笑:“我刚在怡红院折的,开得正好,咱们就用它练笔吧!”

众人围坐在海棠花旁,你一句我一句地作诗,笑声像银铃似的,在暖阁里回荡。黛玉看着眼前的热闹,忽然觉得,这一世的春天,真的来了。那些曾经的苦难,都像冬天的雪,早已化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满院的花香和温暖的人情,像幅永远也看不够的画。

夜里,黛玉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海棠花丛中,元春、贾母、宝玉、湘云、迎春、探春、惜春都在,大家笑着作诗,风吹过,海棠花瓣落了满身,香得人不想醒来。

海棠诗社

《绛珠重生:暖玉盈林》

谷雨过后,园子里的绿意就像泼翻的翡翠,浓得化不开。潇湘馆的新竹蹿得比人高,竹叶在风里簌簌响,紫鹃说这是“竹雨”,落在阶上能积起薄薄一层绿。黛玉却爱听这声音,说是比琴音还清润,常坐在廊下临帖,笔尖蘸着晨露,写出来的字都带着股湿意。

这日清晨,黛玉刚用过早膳,雪雁就捧着个红漆托盘进来,盘里放着支新折的石榴花,红得像团小火苗。“姑娘,这是宝二爷让人送来的,说是怡红院的石榴开了第一朵,特意摘来给您簪头发。”雪雁笑着往黛玉发间比量,“您瞧,多配您这件月白绫子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