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红楼之绛珠传 > 第44章(第1页)

第44章(第1页)

宝玉坐在炭盆边,看着黛玉试穿的新袄,眼睛都亮了:“这颜色真配你,像春日里开得最艳的海棠,等除夕那晚,再簪上我送你的玉簪,定是园子里最俊的。”

黛玉抿嘴笑了笑,刚要说话,就见平儿匆匆进来,手里拿着张单子:“姑娘们,老太太让凤姐姐来问,除夕的团圆宴想用些什么菜,还有守岁时要摆的点心,让姑娘们都说说喜好。”

湘云立刻接口:“我要吃糟鹅掌、胭脂鹅脯,还要老太太爱吃的炸鹌鹑!”

迎春小声说:“我……我想吃荠菜馄饨,三妹妹说那个鲜。”

探春道:“不如再加个什锦火锅,里面煮些丸子、豆腐,守岁时吃着暖和,大家围在一起也热闹。”

黛玉想了想说:“再添个莲子百合羹吧,取‘连年有余’的意思,也清润些,夜里吃着不腻。”

宝玉在旁补充:“还要备些上好的酒,温在炉上,守岁时喝几杯,暖身子。”

平儿一一记下,笑着说:“姑娘们想得真周到,凤姐姐听了定高兴,我这就回去回话。”

接下来的几日,园子里越发忙碌了。小厮们忙着贴春联、挂灯笼,丫头们则在厨房帮忙做点心,有芙蓉糕、如意糕,还有湘云最爱的糖蒸酥酪。迎春跟着厨房的刘嫂子学包馄饨,荠菜馅调得咸淡正好,馄饨捏得像只只小元宝,刘嫂子夸她:“二姑娘这手艺,比府里的厨子还强些。”

宝玉则忙着准备守岁的物件,让人做了个小巧的炭炉,里面烧着银丝炭,又备了些下酒的小菜,说是“守岁时冷,喝点酒暖暖身子”。他还寻了些小烟花,是些蝴蝶、莲花形状的,说是“姑娘们玩着安全,不像爆竹那么响”。

除夕那日,天刚亮,园子里就响起了爆竹声,噼里啪啦的,像炒豆子似的。丫头们给姑娘们请安,都得了压岁钱,红封袋装着沉甸甸的银子,笑得合不拢嘴。黛玉给紫鹃、雪雁也各封了个红包,说是“一年辛苦,讨个吉利”。

傍晚时分,众人往大观楼去赴团圆宴,一路上红灯笼亮得像白昼,春联上的金字在灯光下闪着光。贾母坐在上首,穿着件石青缎子的袄,外面罩着件紫貂斗篷,看着儿孙满堂,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宴席上的菜丰盛得很,什锦火锅冒着热气,里面的丸子、豆腐煮得咕嘟响;胭脂鹅脯红得像团火,糟鹅掌香得人直咽口水;还有那碗荠菜馄饨,个个饱满,咬一口,鲜得人舌头都要吞下去。

贾母让众人都喝了点酒,说是“守岁酒,喝了不冻耳朵”。湘云喝得脸颊通红,像朵醉了的海棠,拉着迎春要划拳,迎春被她逗得直笑,也学着出了个剪刀,却比不过湘云的拳头,输了杯酒,小口抿着,眼里闪着光。

宝玉给黛玉夹了个馄饨,轻声道:“这馄饨像二姐姐绣的元宝,吃了定能招财进宝。”

黛玉笑着点头,心里暖烘烘的。前世的除夕,她是在病榻上度过的,一碗清淡的粥,一盏孤灯,听着远处的爆竹声,只觉得冷清。如今坐在团圆宴上,身边是笑闹的亲人,碗里是温热的馄饨,才知这寻常日子里的团圆,原是这般珍贵。

宴席散后,众人移到暖阁守岁,炭盆烧得旺旺的,桌上摆着点心、水果,还有温在炉上的酒。贾母让大家说笑话、猜灯谜,湘云说了个笑话,逗得贾母直揉胸口;迎春则出了个灯谜:“白白胖胖,肚里空空,要问是什么,过年常吃它——打一物”,是元宵,众人都猜中了,夸她越来越机灵。

亥时刚过,外面就响起了爆竹声,噼里啪啦的,震得窗户都在响。宝玉拉着黛玉她们到院子里看烟花,小厮们点燃了烟花,“咻”地一声窜上天空,炸开一朵大牡丹,接着又是莲花、蝴蝶,把夜空照得像白昼。

湘云拍手叫好,迎春也看得入了迷,眼睛亮晶晶的,像盛着星光。

回到潇湘馆时,已是凌晨,丫头们端来了莲子百合羹,甜丝丝的,暖得人心里发柔。黛玉坐在灯下,看着窗外还在闪烁的残光,提笔在纸上写下:“爆竹声中辞旧岁,花灯影里庆团圆。”……

新年大观园之乐

新年的第一缕晨光,像融化的金子,透过潇湘馆的窗棂,洒在案上的水仙花瓣上,沾着露水的花朵顿时亮得像缀了碎钻。紫鹃正忙着换年节的插花,把旧岁的蜡梅换成新折的红梅,刚插进青瓷瓶,就引得黛玉抬头笑:“这梅开得正好,倒比去年的更有精神。”

“可不是嘛,”紫鹃笑着往瓶里添了些清水,“昨儿守岁到后半夜,姑娘眼下都有淡影了,要不要再歇会儿?老太太说早饭摆得晚,不急着过去。”

黛玉摇摇头,拿起案上的描金笺,是宝玉凌晨送来的贺年帖,上面用簪花小楷写着“新春纳福,岁岁安康”,字迹里透着暖意。“刚喝了雪雁煮的桂圆汤,精神着呢。对了,昨儿给老太太和太太的年礼都送了?”

“早让小厮送去了,老太太见了姑娘绣的‘松鹤延年’帕子,直夸针脚细,说要给二姑娘当样子呢。”紫鹃说着,又从柜里取出件新做的月白绫袄,“这是太太让人送来的,说是江南新贡的料子,软和得很,让姑娘今儿穿。”

正说着,湘云掀着帘子跑进来,身上穿着件大红撒花袄,头上插着支金步摇,走路时珠翠叮当响,手里还捧着个红绸包。“林姐姐!新年好呀!你看我带了什么?”她把绸包往桌上一放,里面是盘油润的枣泥糕,“这是袭人姐姐刚蒸的,说是‘早生贵子’,呸呸,是‘早早如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