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大明王朝1627笔趣阁无弹窗最新章节更 > 第118章 众说纷纭法骨藏锋(第1页)

第118章 众说纷纭法骨藏锋(第1页)

第118章众说纷纭,法骨藏锋

“今日之大明,其真正问题又是什么!”

这个问题,像一根无形的搅火棍,彻底点燃了所有翰林学士的激情。

他们激动得满面通红,唾沫横飞。

直到几名身材魁梧的大汉将军面无表情地举锤示意,这场几乎失控的争论才暂告一段。

臣子们被请出了文华殿,但那股意犹未尽的亢奋,却丝毫未减。

“走,回翰林院继续!”他们这样说道。

皇帝照旧在会极门下摆了宴席以作赏赐,诸位学士们却视而不见,径直穿门而过。

回到翰林院时,这股热潮更是达到了顶峰。

年龄最老的侍读学士眭石,捻着白的胡须,看着眼前这副前所未见的景象,不禁摇头失笑。

而在院子的另一头,几个年轻气盛的翰林已经围成一圈,开始了第二轮的激辩。

“陛下今日之论,可谓发前人所未见!”率先开口的是倪元璐,他双目放光,激动地挥舞着手臂,“圣贤之言,乃应时之药石,而非万世不易之丹方!此言一出,我等治学,当开新天矣!”

“没错!”傅冠用力一拍大腿,高声附和,“又何止是儒学!”

“古今读史,我等向来只看成败,只论思想,却何曾设身处地,去想先贤们为何会有那般思想?经此一点拨,史学一脉,怕是要另开新篇了!”

众人纷纷点头,与有荣焉。

这时,性子沉稳的王祚远却皱起了眉:“说起应时之学,方才陛下提及的永嘉学派,似乎讲究‘义利相结’,听着……总觉得有些不对味。”

此言一出,方才还热烈非常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一时无人能接话。

永嘉之学,偏安一隅,在座诸公虽都听过,却少有深究者。

眭石刚好过来,将话题引向了另一个方向:“永嘉事功,暂且不论。但陛下今日这番‘求索当代’的思路,老夫听着,倒觉得与一人颇为相似。”

“谁?”

“王安石,王荆公。”

“呸!”脾气火爆的王廷垣想也不想,直接开口怒喷,“王安石那等刚愎自用,荼毒百姓的权奸,如何能与陛下相提并论!”

“陛下此论,乃是正本清源,是圣人之道!王安石那套,不过是借变法之名,行聚敛之实的祸国之举!”

他一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引来不少人点头称是。

然而,翰林之中,从不缺抬杠之人。

只听一个声音冷冷响起:“王兄此言差矣!若以时代论,王荆公身处宋时,面对三冗之弊,国库空虚,边防废弛,他挺身而出,力图变法,欲解当代之困局,如何不能称一句‘求解当代’的贤臣?”

众人循声望去,说话的正是昨日被群殴过的倪元璐。

王廷垣顿时气不打一处来:“贤臣?他推行青苗法,本意是好,可到了地方,全成了强取豪夺的苛政!他行免役法,却让多少百姓家破人亡!此等祸国殃民之辈,也配称贤?”

倪元璐毫不退让,上前一步,与他对峙:“执行之弊,岂能尽归于立法之人?若无王荆公变法,积攒钱粮,又何来熙宁开边?”

“以今日之是,非昨日之非,是刻舟求剑;以昨日之功,盖今日之过,亦是缘木求鱼。我等今日既学了陛下此法,便该公允论之!”

“你!”

眼看两人就要吵得动起手来,一旁的众人连忙拉住劝架。

但这场争论,也让周围的翰林们陷入了沉思。

是啊,宋有三冗,冗官、冗兵、冗费,积重难返。

王安石的变法,确实是在特殊的背景下,才开出的一剂猛药。

那么……我大明呢?

众人思绪纷纷,顿时这个角落便安静了下来。

而另一个角落,黄景昉、张维机等人则围在一起,讨论着更实际的问题。

“还好,还好方才没冲动上去答陛下最后一问。”张维机心有余悸地拍着胸口,“不然,现在怕是已贻笑大方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