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自业让人拆了两堵墙,內院顿时宽敞了许多,俞珩开始了按部就班的教学。
他们当中有人是乞儿,有人极度贫寒,平日里只是生存就竭尽全力了,根本没心思学习,与少爷们差距过大。
於是俞珩选择將《千字文》稍作修改,译过来作为第一本教典。
俞珩与学生们同食,徐自业自然竭力丰富饮食,不过三日,餐桌上便应有尽有,徐家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內,堪称尽善尽美,保质保量。
乞儿不必去乞討,贫寒家庭负担也更少,自然有心学习。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这一日,诵读声中,俞珩握起一名鼻涕少年满是裂痕的手,轻轻捏两下,让他恢復如初,笑著问道:
“俊生,我问你,盖此身发,四大五常中的『四大是哪四大?又是哪『五常?”
刘俊生吸了吸鼻涕,支支吾吾答不出来,俞珩轻笑,正要勉励几句,旁边一锦衣少年抢答道:
“四大是地、水、风、火四种元素,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品德!”
俞珩转头,是徐自业的第十三孙,名叫徐光燁。
不待他说什么,徐光燁迫不及待仰头將《千字文》完整背诵出来,並且说出释义,他仰头露出一对虎牙,得意道:
“师尊所教,我一日便学会了!”
俞珩笑道:
“光燁聪慧勤勉,深得为师之心。”
徐光燁狡黠一笑,摇头晃脑:
“非也非也,实在是师尊所教太过浅显,可有更难一些的经文?”
望著他刻意板正的神情,俞珩忽而笑出声来:
“呵呵,那……不知光燁眼中,何种经文才算难?”
徐光燁眼珠一转,
“听闻修道之人晨课所诵经文,最是晦涩难懂,光燁愿承师尊昔日苦修之辛。”
“哈哈哈哈”,开怀笑声惊飞檐下白鸽,俞珩轻叩他额头,径直问道:
“小滑头,想修仙?”
徐光燁被揭破,未露怯色,反而直起腰板,
“家中资粮支持五位兄长叩开大教殿堂已是万难,若无缘得见师尊,光燁此生恐怕只能困在这四方院墙……”
他忽然撩袍跪坐,重重叩首,发间玉饰撞出轻响,
“光燁恳请师尊传法!”
俞珩对这名学生喜爱非常,欣然点头,拿出一块石板刻下一段经文,这是他修改李家祭青玉法而成的法门,他命名为《赶山诀》。
將石板高悬於庭院正中央,任何学生都能看到。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俞珩对所有人扬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