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亦飘零久出自哪里 > 第12章 六月里青草盛开处处芬芳2(第4页)

第12章 六月里青草盛开处处芬芳2(第4页)

她们总是在我的博客和微博上留言,用一个在我看来实在太重了的词语形容我在她们生命中的分量。

那个词语不是偶像,是信仰。

你有没有喜欢过一个很遥远的人,TA从不让你失望,给你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TA永远在那里,光芒万丈,好像信仰一样。

因为敏感的心性和总是在辗转的经历,我从未踏实地生活在友群之中,孤独一词几乎贯穿了我整个漫长而沙哑的青春期。

而在那些寂然的岁月里,韩寒就是那个遥远的人。

今年年初的时候,我正在印度穷游途中,每天啃着饼蘸咖喱,能满足温饱就算不错了,根本不敢奢望上网。

就是在这个时候,韩寒遇上了出道以来的最大危机,他被一个偏执的打假斗士认定了有代笔。

以这个打假斗士为中心的倒韩派,从他的成名作开始翻旧账,一个字一个字地分析,言辞凿凿地声称这些文字绝非韩寒亲笔所写。

一时之间,巨石惊起惊涛骇浪。

整个春天,这个话题从来没有从微博热点话题上消失过,无论我取消了多少关注,他们的名字仍然顽强地出现在我的微博首页上。

作为一个资深韩粉,我一直沉默着。

我认为,沉默也是一种表达,在很多时候,它甚至可以是最高贵也最有力量的表达。

我就这样一直静观其变,看着双方争得你死我活,看着两边的支持者极尽恶毒之能事,将旋涡中心的两位主角祖宗八代的隐私都翻出来示众。

他们无所不用其极,这场有史以来最引人注目的打假风波从网络里蔓延到了现实生活当中,甚至连报刊和电视这些主流媒体也来共襄盛举。

我看着这一切,既心疼又心酸,我想起一个女作家在描述她在文革里所遭受到的迫害时说的一句话——你难以置信,人怎么能坏到这个程度。

我就在这样的静默中,迎来了2012年的抑郁期。

四月里,阴冷的长沙终于迎来春光,某天早上我睁开眼睛,刷了一下微博,那一刻我简直怀疑自己只关注了一个人。

满屏都是韩寒发的一篇长微博,所有人都在转他写给张国荣的那封信。

我就着吃早餐的时间把那篇文字读完了,不知道怎么讲,仍然是文采斐然,但隐隐地,我感觉到它与之前十几年的那些文字有些区别。

没有他一贯的锐气,如果说写给偶像的信不需要犀利爽辣,那么它似乎又欠缺了一点儿感情。

如果说我一点儿失望都没有,那是假的,但更多的是忧心。

我忧心这场纷争持续的时间太长,杀伤力太强,重创了他的才华。

那天黄昏,我坐在从北城开往南城的出租车上,脑子里突然诞生了一个念头。

三个多月来,它第一次这么强烈这么清晰,我想为他写一篇字,即使我曾经掷地有声地说过,我绝不参与到这场带有娱乐性质和黑色幽默的闹剧中去,即使我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写了他也未必能看到。

我给了自己三天的时间认认真真地考虑这件事,毕竟此时他仍处于风口浪尖,我不想被扣上给自己炒作的嫌疑,何况这时距离我关闭微博已经整整一个月过去了。

但七十二小时过后,它在我的心里生了根,时隐时现但却极其顽强地提醒着我它的存在。我逛街的时候,它冒出来,我吃饭的时候,它也冒出来,晚上看着看着书,倦意来了,关上灯,它又冒出来。

这三天的时间,它就像是经过了发酵似的,越来越大,越来越强烈,最后“砰”的一声,炸开了。我觉得我要是不写这篇东西,真是对不起自己过去十年对他的喜欢。

我发短信给宋小姐,问她,如果我写了,会不会引起什么麻烦。

她说,如果是别人或许会被非议,但是你是真性情,大家都明白。

如你所知,真实的东西永远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感染力。

那天晚上我写到凌晨三点,五千多字,写完的时候自己都吓了一跳,原来对着一个离自己的生活那么遥远的人,竟然有这么多的话要说。

我在回顾自己作为铁杆韩粉这十几年光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记起了许许多多发生在自己生命中的往事,从一个貌似非主流的不良少女,到如今有自己的读者群的文艺青年,从默默无闻,到有黑有粉,其中的酸甜苦辣,不足为外人道。

我尚且如此,何况是从十几岁开始就生活在公众视野里的韩寒。

从退学的叛逆少年,到天才作家到赛车手,到百战百胜的骂将,再到众多公共知识分子极力推崇的“青年领袖”,这一路,走得并不轻松,但究竟有多辛苦,只有自己知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